十二缘起是什么意思?还是看不懂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是说明人生的经过。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 1、无明──为过去烦恼的总称,是无知,愚痴或迷暗的意思。此无明是生死的根本。 2、行──是行为或造作义,即依过去无明烦恼,发动身口意三业,有时作善,有时作恶,有时作不善不恶的事。 3、识──初入胎心识,由过去惑业动力,遇缘托胎受果报,成为现在之生命。 4、名色──「名」是精神,「色」是物质,是成立生命的要素,亦即胎相之形成。 5、六入──为六根具备,谓于胎中名色渐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亦渐次具足。这时的胎儿,虽成六根的模型,但对外界的感觉作用没有完备,故称为「六入」。 6、触──即出胎后与境界接触,生起感觉,亦即对境界认识之开始。如自初生到长大,其接触外境的知觉力就渐渐增强。 7、受──即对外境接触的感受,指苦、乐、舍三受。婴儿出世后,心识逐渐发达,领受环境范围渐渐扩大,遇顺境则感受快乐,遇逆境则感受痛苦。 8、爱──以染着贪爱为难得,由受而来,对所受之境界奔驰追求,执着在心,不肯放松,故宜谨慎调伏自己冲动的情欲。 9、取──是执取为义,即对所爱之境界追求执取,据为己有,方满自己的欲望,于是造出恶业而集成未来身心的苦因。 10、有──即是现有业力存在的意义。谓由爱着驰取不已,现世又多造恶业,而构成潜在业力,未来又受苦果之报。 11、生──由于自身潜在业力,再去投胎受生,完成未来的新生命。 12、老死──这是说明既然要再受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环。因未来既有老死,则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苦,随之而来。
伴随你一生的“十二缘起”
即便在佛教经典中,“十二缘起”也是十分微妙的,所谓“缘起甚深”。
为什么要去深入了解进而深切体悟“十二缘起”呢?
因为,在变化无常的世间,于万事万物中,
“缘起”是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根本运作机制。
人之一生,伴随你的,唯有这“十二缘起”。
听过“十二缘起”的人不多,其中,了解“缘起”的人很少,至于真正体悟“缘起”的人,只如凤毛麟角。
真正从根本上,从源头上,来谈“十二缘起”的,还少有。
(“十二缘起”即“缘起”的十二分节,就像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即,“死”缘“生”,“生”缘“有”,“有”缘“取”,“取”缘“爱”,“爱”缘“受”,“受”缘“触”,“触”缘“六入”,“六入”缘“名,相”,“名相”缘“识”,“识”缘“行”,“行”缘“无明”。
即,死――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名,相――识――行――无明)
善知识,这样,来谈“十二缘起”。
原本,并非什么(概念),
于一时,
一念间,
有“失去”的(概念)认为,
是因为有曾经“得到”的概念。
头脑中个有“曾经得到……”的观念故事。
有“死”的(概念)认为,
是因为有曾经“生”的(概念)认为。头脑中有关于“生”的观念故事。
以为有个“终结”的观念,是因为有曾经“开始”的观念。
头脑中有关于从“开始”到“现在”的观念,有关于“过往”的(观念)故事。
有“败坏消散”的观念认为,是因为有曾经“聚合缘起”的概念故事。
因有“缘起”的概念,故而有“消散”的概念。
因以为曾经得到,故而“失去”的概念产生。
“失去”又何尝不是一种“得到”呢?只不过这种“得到”是一种失去的方式。
真的有“失去”吗?
真的有“得到”吗?
“死”何尝不是一种“生”呢?
当以为曾经有“生”,从而有“死”时,“死”的概念因此产生了。
世间万物,真的有“消散”吗?真的有“缘起”吗?
世间万事万物之“消散”又何尝不是一种“缘起”呢?
只不过这种“缘起”不是以和合的方式,而是以消散的方式而已。
“死”和“生”都同样是一种概念,
有生的概念,则有死概念,
没有生的概念,则没有死的概念。
生死一同,都是“概念”(“生”)。(“死”,“失去”,“消散”,“终止”的观念缘起于“生”,“得”,“聚合”,“开始”的观念)――即“死”缘“生”。
种种的“发生,终止”,“得到,失去”,“缘起,缘散”,是因为执着“有”见。
(“生”的概念缘起于“有”的观念)
一切消散和缘起都同样是一种概念。
有缘起的概念,则有消散的概念。
没有缘起的概念,则没有消散的概念。
若说缘起是执“有”见,那么消散,就是执“无”见。
而“无”,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有”。
“有”,“无”同样是一种概念,从这点上,有无一同。
“有”之所以为有,是因为取认了有的概念,这和无,之所以无一样。
因于取着认可了“有”这样的概念。
否则,本来,非有也非无,也非“非有非无”,“亦有亦无”这样一切概念。
“取”同“有”和“无”,“有”“无”一同的概念一样。
同“取”的概念一样,“不取”也是一种“取”。取了个“不取”。
“有”因“取”而有。(“有”缘于“取”)
之所以会“取”,取有,取无,取萝卜,取青菜,取一切种种等等。
无非是因为“贪爱”。(取缘起于贪爱)
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这就是因为贪爱而取有,取无。
这就是“取”缘“爱”。
“取”缘于“贪爱”,
若无“贪爱”,心本来无取无不取,非取,非无取,非有,非无有,非有“生”,非“无生”。
本来不在一起概念,本来无一切概念。
“贪爱”这样的概念之所以成“贪爱”,是因为以为有个“贪爱”的主体观念,以及有所贪爱的对象(境)观念。
若无“贪爱者”,则“贪爱”无从发起。
若无贪爱的对境,则贪爱无落著处。
因此“贪爱”是由于,以为有个“摄受”的主体,和以为有所“摄受”(贪爱的对境)――比如“感觉”。
即“爱缘起于受”。
而“受者”及“所受”的形成,是因于有触发以为“受”的触动。
即“受”因于引发“受”的“触”及“所触”。
无“触”及“所触”则无“受”及“所受”。
即“受缘于触”。
所谓“触目遇缘”,
以为“触者”与“所触”,是从眼见色,耳听声,鼻嚊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这六处而来,即“六入”。
故“触”缘起于“六入”。
“六入”之所以成“六入”,是因为于六尘缘影而虚立名,妄取相。
于是形成色的概念及色相,声的概念及声相,香的概念及香相,味的概念及味相,触的概念及触相,法的概念及法相。
原本,色只是色,无色的概念,无色相概念。声只是声,无声的概念,无声相概念,以及香,味,触,法。
六处之本来,无名,无相。
即,“六入”之所以成“六入”是因为有名相概念。(“六入”缘“名色”)
一切概念,一切相,并不是本来即有,是由于识心的妄想分别,假名安立。
故“名色”缘起于心识。
而心识妄想分别,假名安立,缘于“自心认取自心”(一念认取一念)从而心心辗转,念念相续――这一虚妄心行。
若无“自心取自心”这一心行虚妄相续,则心无对境,识不孤生。
故,“识”缘起于“行”。
而自心妄取自心,念念相续的心行,这缘于无明。
无明错觉地以为有“识”(即虚妄执着“识”有自性)。依识取觉。以幻执幻。幻幻相续。坚固执持相续心行之虚妄相为实。
以为有“念念相续”,有“自心取自心”这样的心行,就是无明。
即,“行”缘于“无明”。
无明幻觉,因而妄认六尘缘影为“心”。
妄执心有自性。
坚固执持这样的“执着”而不曾体会这“执着”的虚妄,
不曾了达这“执着”并无“执着者”,
也并不实有那所“执着”的(对境),
不曾体悟这“虚妄执着”不实有发生。
就是“根本无明”。
执着既然虚妄无实,“无明”即无实。
故,本来无“无明”,
十二缘起,“无明”为根,缘缘而起。因此,生死轮转。
本来“无明”不实,“无明”非实有,则“行”非实有,
“行”非实有,则一切“心识”非实有,
“心识”无实如幻,则一切概念,一切相(名,色)不实如幻。
名色既幻,则所谓“六入”无不如幻。
“六入”皆如幻,则诸“触”如幻,
诸“触”如幻,则一切“受”如幻,
一切“受”如幻,故诸“贪爱”不实如幻。
诸“爱”如幻故,诸“取”如幻。
“取”如幻故,一切“有”如幻。
诸“有”不实如幻,故一切“生”不实如幻。
一切“生”不实如幻,
故一切“变化”,一切“灭”,一切“老”,“死”皆不实如幻。
灭如幻故,幻灭如幻,
幻灭灭已,非幻不灭。
十二缘起背诵口诀
十二缘起背诵口诀:五星失明,六畜瘦矮,娶有剩(女)老(婆)。 一、具体内容 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二、对应规则 严格遵循同音字原则,只使用首字的同音字。 但为了降低口诀编制难度,保留了三项例外: 1、z/c/s和卷舌音zh/ch/sh不作严格区分; 2、前鼻音in/en和后鼻音ing/eng不作严格区分; 3、首字相同的太多时,取第二个字的同音字来编制口诀和记忆。 三、使用方法 1、如果要记忆的不是常用词语,先花一分钟熟悉一下各个词语; 2、记住图像并用图像作指引记住速记口诀; 3、用图像和速记口诀作指引,快速记住各个词语。 4、用图像和速记口诀作指引,背诵记忆内容。暂时没记住的,要先放过等到背诵完后再回去强化一遍。 5、定期复习至熟练。 四、极简介绍 十二缘起是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是释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其指从“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各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故经中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之语,说明其相依相待之关系。 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
十二缘起的解释
十二缘起的解释见“ 十二因缘 ”。 词语分解 十二的解释 .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 十二 焉。” 裴骃 集解 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 缘起的解释 事情的起因成立学会的缘起详细解释.佛教语。谓一切 有为 法,皆待缘而起。《 维摩 经·佛国品》:“深入缘起,断诸邪见。” 吕澄 《 中国 佛学源流略讲》第八讲:“缘起之有,性空之无,都是从假名上说的。”.引申为
十二缘起的十二缘起简介
(梵dvadaśānga-pratitya-samutpāda,巴dvādasānga-paticca-samuppāda,藏rten-cin% h!brel-bar h!byun%-bah!I yan-lag bcu-gn~is)印度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的核心理论。又作十二有支、十二因缘。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兹依水野弘元《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一书所载,分别略释如次︰ (bhava):即存在。或注释为欲有、色有、无色有三有。广义的说,有是现象的存在,与行、有为一样,意指一切的存在。因十二支皆是有,故亦称十二有支。在此意识上,有可分为业有与报有,业有是指善恶业的存在;报有是指善恶业果报的存在。可是,如同前面行支所说的,业有包含了身、语、意三业,及它们残留的余力,而残留的余力会形成知能、性格等素质。这里的有,是指来自取支(取舍选择的实际行为)残留的余力,它不但是过去行为习惯的蓄积,也限定了未来行为的发展。故‘有’之下为‘生’。取与有二支,可说相当于前面第二支的行。爱支则相当于第一支的无明。亦即自无明产生行,而行之中含有实际行为的余力。似此,自爱产生的实际行为就是取,而自取产生余力就是有。 (jārā-maraṇa):在缘起经中,于老死之后加上了愁(soka)、悲(parideva)、苦(dukkha)、忧(domanassa)、恼(upāyāsa)。认为生以后会产生老死等苦,而以老死代表一切的苦恼。总之,无明、行与爱、取、有等错误的思想与行为,一定会遭受到苦恼。而以十二缘起为首的种种缘起说,也就是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三界轮回的一切苦恼,即由于无明、渴爱等烦恼及行、取、有等业因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