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指数都包括什么
测度幸福指数的方法主要为三种: 1、主观指标体系:不丹、英国、OECD、世界价值观研究所、新经济基金会等,均采用此种方法,其主要透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测度被访问者的生活满意度(收入、就业、健康、休闲等),以及对社会、生态环境、政府治理等方面的主观评价。 这种评价体系,优点为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受访者的主观幸福感,但是由于受访个体受到受访时的状态以及对幸福的理解等内外部因素的干扰,调查结果的信度容易受到学术界的质疑。 2、客观指标体系: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开发署的人类发展指数、荷兰社会研究所的生活状况指标等,主要通过客观统计指标和计算公式的客观评价法,反映居民的生活条件状况,如卫生、教育、环境、寿命、生活质量等。 但统计指标资料很难反映出如对工作的满意度、对婚姻的满意度、对政府治理的满意度、生活安全感受等等。 3、主观与客观指标结合:法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衡量委员会的幸福与经济发展测度、中国民生指数等,采用主观与客观结合评价法,这种方法弥补了前两类方法的不足,但是存在着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之间的权重协调问题。 缺点 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该指数似乎与其他旨在通过衡量人口幸福和福祉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替代或补充国内生产总值 (GDP) 衡量标准的努力类似。 一个主要的批评是美好生活指数利用其它计量经济学模型,如使用有限指标集国民幸福感指数2005年,2008年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指标,和不丹国民幸福2012指数,与社会2013 年的进步指数。 观察家认为“11 个维度仍然无法完全捕捉到对大众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例如维持关系的社交网络和言论自由。”
幸福指数用什么衡量?
幸福指数用社会活动、社会地位、个人财富、身体状况和交际能力来衡量。幸福指数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 而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心理学家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探讨更多地来自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老年学三个学科领域。由于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 应该说,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