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宋岛的吕宋岛战役
根据计划,盟军登陆行动将在1945年1月9日展开,代号为S日。日军报告超过70艘盟军舰艇集结在仁牙因湾。登陆前的炮火准备在早上7时开始,一小时后,登陆行动正式展开。登陆部队遭到日军神风特攻队的顽强抵抗,奥曼尼湾号护航航空母舰被一架神风特攻飞机击毁,同时一艘驱逐舰及数艘其它军舰被击沉,第3舰队的舰载机对登陆部队提供密接空中支援,猛烈炮轰及轰炸日军大炮据点。在仁牙因湾登陆的部队是由沃尔特·克鲁格陆军中将指挥的美国第6军团,数天内第6军团大约17.5万名士兵在沿20千米的海滩登陆。美国第1军负责掩护其侧翼,而由奥斯卡·格利斯沃德率领的美国第14军则向南进攻马尼拉。虽然克鲁格十分担心日军攻击他毫无掩护的东翼,但日军没有这样做,而美军直到1945年1月23日到达克拉克空军基地前没有遇到强大的抵抗。攻取基地的战役直至1月底,攻占该基地后,第14军继续向马尼拉推进。第2次登陆在1月15日于马尼拉西南45千米的地方进行。1月31日,美军第11空降师的两个团实施空降行动,攻占一座桥梁及之后向马尼拉前进。2月3日,美军第1骑兵师攻占了横跨流入市内巴石河上的桥梁。他们在晚上攻入城内,收复马尼拉的战役开始。2月4日第11空降师的伞兵从南面攻入市内,他们在市南部日军主要防卫区遭到顽强抵抗。岛上日军第14方面军司令山下奉文陆军大将已命令其部队当美军进入市内时破坏所有桥梁及其基础设施,又挖掘壕沟以阻止美军前进。麦克阿瑟在同一天宣布即将收复马尼拉。2月11日,第11空降师攻占日军在外围最后一个据点,包围整座城市,美军及菲律宾军在随后数星期在市内进行扫荡行动。随后数星期战事在岛上仍然持续,更多的美军在岛上登陆,菲律宾游击队亦攻击日军及攻占数个据点。美军在3月控制了岛上所有战略及经济上重要据点,小股日军撤入岛上山区。在这里他们被围攻,包围圈内的日军士兵大部分在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再走出山区,但仍有一些士兵在多年后仍然坚持抵抗。
黄克缵的关于仿造吕宋炮
闽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厚的人文背景和闽南人坎坷的人生遭遇,从而造就了学习西人长技的智慧。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的“吕宋惨案”发生之后(西班牙人占领马尼拉后,用大炮杀害四万名马尼拉的闽南人),死里逃生的马尼拉闽南人亲眼目睹了西方先进的大炮与技术比中国的大刀、长矛更占优势。他们已经深深懂得只有学西人之长技,才能有效阻止这种惨绝人寰的悲剧再次发生!这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派生出来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相较于中国其他地区,闽南与菲律宾的往来既多且早。早在万历二年(1574年)追剿海贼林凤的事件中,双方官府即有所接触。其时,西班牙人初占菲岛,物资供应颇赖每年来航的中国商船,而所载去的货物当中,除生活用品外,还包括火药和铁弹等军备物资,以及制造铜炮和弹药的原料。万历年间,马尼拉的闽南人也一直维持在数千至三四万之多,此一频繁的交往提供了“吕宋大铜炮”铸法传华的绝佳条件。吕宋岛惨案之后,马尼拉的闽南人惊魂甫定,决意“卧薪尝胆”,“学西人之长技以制夷。”勤奋好学而又智慧的闽南人不仅学习西班牙人铸造火炮的工艺流程,而且还研究、发明将中国先进的熔铁工艺与西人的铸铜技术相融合。巧妙地铸造出数千斤重铜铁炮管的新式红夷大炮。不仅如此,这些闽南人还利用铸炮以后的试炮机会,偷偷学得西班牙人使用火炮的技术,从大炮的测距、瞄准、调整仰角,装填火药乃至最后的发射要领。这种新式红夷大炮告别了中国传统火炮的“受药不多,放弹不远,不迅不直”等缺陷,成为“无敌天下之神物!”并用此技术为国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