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区别是什么?
一、定义不同 1、企事业单位,即企业单位及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一般默认指的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是指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 2、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二、职能不同 1、国有企业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划分,分为中央企业(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对于个别中央企业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较为特殊,归属于国务院直属管理,这些中央企业属于正部级。 2、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它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 其上级部门多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政府职能部门,其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所做出的决定多具有强制力,其人员工资来源多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登记在编制部门进行。事业单位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后,事业单位进行人事仲裁。 三、待遇工资 1、由于国企是自负盈亏,所以工资发放属于国企自己管理,工资由国企自己发放,国家不给,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很好,那么国企员工和领导的工资就比较高。 2、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和国企正式员工相比,收入上会比企业相对差一些,特别是一些大型央企比如电力、烟草的收入更是碾压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但是相对的,企业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肯定也不是事业单位能相提并论的。
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有什么区别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区别:1、企业单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自负盈亏。事业单位就是政府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2、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与企业单位相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依法举办的营利性经营组织,必须实行独立核算,依照国家有关公司、企业等经营组织的法律、法规登记管理。
企业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区别
企业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区别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编制是企业为了完成未来或过去的任务而确定的公司或部门的人员数量的配置,其对人员的实际配置工作产生指导和约束作用; 2、事业编制是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3、企业编制主要有企业正式员工(也称编内员工、正式工)和劳务派遣协议工,工资经费由企业支付; 4、事业编制经费由政府财政划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学校等。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5、企业是营利性单位,员工待遇与企业经营状况相关,与事业单位工资没有可比性; 6、事业编都是签合同的,但是这是聘用合同,其决定的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人事关系,企业编签的是劳动合同,与单位确定的是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企业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区别
企业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区别: 1、经费来源不一样。 事业单位按不同的种类,由国家财政或全部或部分或一点不负担;企业编制理论上不管国家财政什么事。 2、待遇、地位不一样。 这点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一般来说,在体制内的行政或事业单位中,行政编制地位最高、待遇最好,这里所说的待遇包括工资、福利、升迁机会。而两者的稀缺程度也是依次递减,事业编制多。这种编制很占资源。所以国家严格限制其数量。但事情有需要那么多人做。 3、职能职责不同。 事业单位是全称是公益性事业单位,部分事业单位也有公共服务、部分其实是企业行政的,鉴于此事业编制也是这些职能;企业编制,算是体制外的。 所谓企业编制,应该是在事业或者行政单位,但却是体制外的人员。就是俗话说的编外人员。事业编制是社会服务组织,介于行政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之间;或者说,都有涉及。总之,涵盖特广,成分特杂。 不同的行业的编制有不同的要求,但根据法律一般情况考编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事业单位各岗位任职条件,各类岗位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 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管理岗位: 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但须参加公务员考试;如设区市的城管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学校等。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设计院等。 编制的分类有: 1、行政编制 行政编制也就是公务员编制。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国家机器的组成者。 2、事业编制 事业编制就复杂了。这是中国特色的一类东西。用老话讲,事业单位本质是社会服务组织,介于行政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之间;或者说,都有涉及。总之,涵盖特广,成分特杂。大概分以下几类:全额拨款、参照公务员、自收自支、财政补贴。具体分类区别就是其经费来源不同。另外,就事业单位的编制而言,很多部门都是既有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 3、企业编制 既然涉及到编制,这个企业编制,不是说一般的企业员工。所谓企业编制,应该是在事业或者行政单位,但却是体制外的人员。就是俗话说的编外人员。这个说法应该是特指的。或者说是事业编制中自收自支的那一类。也被称作企业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