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岛小夜曲歌词歌曲:罗大佑、邓丽君、胡德夫歌中藏着的台湾史

原标题:罗大佑、邓丽君、胡德夫歌中藏着的台湾史

90 年代的爱情是“想带你一起看大海,说声我爱你……”,而如今的爱情是“给你买最大的房子最酷的汽车……” 这分别来自小虎队和 TFBoys 的歌词,如同一个时代的更迭。

正如台湾作家杨渡所说:“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首代表性的歌,有些歌代表了那个时代之外,也代表了一个人内在的心声。与其用那么严肃的方式来谈历史,不如用歌。

于是,杨渡以歌曲,梳理台湾一个世纪的风雨往事,以这个角度来凝视这稍显神秘的岛屿,成书《在台湾发现历史》。10 月 21 日,杨渡在单向空间·爱琴海店举行了此书发布沙龙,用贯穿台湾历史上各个重要节点的歌曲来讲述台湾历史

我就此梳理成今天这篇文章——通过 14 首歌来讲述 1 个时代——20 世纪的台湾历史。在行文中,我加入了所有能搜寻到的最原始的歌曲版本,结合文字和歌声,进入那个时代。

看(听)完这篇文章可能只需要几分钟,当然,也可能需要半个小时。

1、《雨夜花》 ,日据时期台湾人的命运

1932 年,日本将许多台湾的社运、反抗者抓走之后,开始了娱乐化的社会运动,象征着台湾现代歌谣的开端

当时,日本引进了一部由阮玲玉主演的默片《桃花泣血记》,为了宣传,片方制作了影片主题曲起名《雨夜花》,由邓雨贤作曲。这首歌背后,却是一段悲惨的爱情故事

邓雨贤

日据时期,台湾人在酒家喝酒应酬是很普遍的现象。

一天,《雨夜花》的作词周添旺在酒家喝酒,听到一位沦落风尘的酒家女和男大学生相爱的悲惨故事

酒家女和男大学生在一起后,由于男生的家室太好,家人极力反对男生与清贫的酒家女在一起,最后男生便抛弃了女孩离去。

女孩非常伤心,便在酒家饮酒消愁。

周添旺听闻后,觉得这段感情十分悲惨,便写下这首《雨夜花》。

这首歌就像这位酒家女的命运一样:离枝离叶,飘落土地

《雨夜花》大火之后开始,发行歌曲的唱片公司决定组织一群人创作台湾现代歌谣。邓雨贤也被网罗于此。

可邓雨贤没料到的是,日本人竟将这首《雨夜花》改为军夫之歌(鼓励年轻人参军的歌曲)。

随后,邓其余的十多首歌曲,均被改为军夫之歌,如《军夫之妻》、《大力之歌》。

台湾日据时期,征兵合照

邓雨贤十分伤心,后来便离开公司,回到乡下教书,没过几年就过世了。而这首歌的主唱纯纯,命运也同样曲折。

纯纯与《雨夜花》中酒家女一样,也爱上了一位男大学生,而男方同样身世显赫,这段感情同样地被男孩的家人所反对

被遗弃后,纯纯伤心之余,决定在台北火车站的剧院旁开了一家咖啡馆。

当时许多文艺界的人士都去剧院看戏,而一位高瘦白净的日本人白石便在那时爱上了纯纯。

两人也很快便相爱了。由于自己被抛弃过的经历,纯纯很珍惜与白石的这段感情。

纯纯

然而,白石却患有肺结核。纯纯的家人便劝说她:“肺结核是不治之症,一旦感染上,你作为歌手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纯纯一想到自己曾被遗弃过,她也不愿去遗弃一个人,决定和白石继续在一起。

几年后,白石因肺结核过世。

当时台湾有一个民俗,即肺结核患者死亡时,为了不让死者体内的“气”不跑出来,需要煎一个很大的蛋将死者的嘴覆盖住。

可纯纯即将把蛋覆盖上去之前,却再也忍不住,趴下去吻他,仿佛是跟情人做最后道别。

过不久,她也得了肺结核过世。

不管是邓雨贤还是纯纯,仿佛都像是台湾人在日据时期的命运:孤苦伶仃、不断被抛弃

2、台湾光复,从《新台湾建设歌》到《我爱我的台湾岛》

1945 年 10 月 25 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投降,台湾终于摆脱了日据时期被统治的地位,成为自己的主人。

光复了的台湾到处充满了希望,这些希望被唱在当时的歌谣里。

1945 年,台湾光复,受降典礼

当时有位台湾穷人家的小孩子叫许石,在日本半工半读学音乐。

1945 年日本投降,许石仍然过着十分艰难的生活,直到 1946 年母亲病逝他才回到台湾。

许石其人

回到台湾后,许石到处流浪,成立了一个乐团,写了一首歌颂歌叫《新台湾建设歌》

但其中有一句歌词:“如今米珠薪桂,生活竟难求”,有抱怨之意,在政治高压底下便不敢发表

于是许石将这首《台湾建设歌》的歌词改编为《南都之夜》,从一首台湾老一辈的统战歌谣变为一首抒情歌谣,在台湾十分流行。

两首歌词的对比:《新台湾建设歌》与《南都之夜》

《南都之夜》成为了当时红极一时的台湾民谣,国民政府也将此歌作为电影《空中小姐》的插曲来使用,这首歌便被附上些许政治意味

《空中小姐》描述的是一位空中小姐奔波在亚洲各地工作,当她到达台湾时人们便让她唱一首台湾歌,于是就有了这首葛兰所唱的《台湾小调》

《南都之夜》流传到大陆之后,又被改编成《我爱我的台湾岛》,成为风靡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陆乐坛的歌曲,许多知青对这首歌依然记忆深刻。

从一开始许石的《新台湾建设歌》再到盛传大陆的《我爱我的台湾岛》,一首曲子如此通俗受欢迎:在数十年之内,居然能发展出七八种版本的歌词,每一种歌词,都有其承载的内容——无论爱情、相思、政治

3、1949 大撤退,《港都夜雨》和漂泊不定的台湾人

1945 年之后,你可以听到这一首流行台湾的《南都之夜》,似乎象征着光复后台湾的转变。

然而台湾真正的命运转折点则是 1949 年的大撤退:国民党在大陆兵败如山倒后,撤退了足足一百二十万人到台湾,其中一大半是军队,另一半则是公务员、老师、中研院院士、大学校长及许多重要学者。

1949 大撤退

1949 年大撤退,蒋介石从大陆运回了台湾两样东西:黄金与文化

国民党从上海、南京运回的黄金,木桶里全都是黄金。

蒋介石运回了黄金共 340 万两,听起来似乎很多,实际上只够 1950 年刚打完战争的国民政府支撑大概两年。

如果后来没有发生韩战(朝鲜战争),以当时的国民政府也无法再继续维持下去。

另一样东西远黄金更加重要,那就是文化。文化里有两样东西:文物与人才

文物包括故宫的许多重要文物、历史研究所里与考古相关的文物等,多达 677,609 件,这些都具有很大的学术和文化价值。

也因为此,改变了台湾作为中华文化边陲地区的地位,一跃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1949 大撤退过程中,人们上船前往台湾

人才也是迁台时随同国民政府从大陆来到台湾的。

当时存在的窘境便是台湾并无太多的高等学府,唯一的大学只有一所台湾大学,其余都是农学院、商学院这样的普通学校。

忽如起来涌进中国各地的人才,这其中除了少数拔尖的学者能进驻高等院校,不少人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初中、小学任教。

大导演李安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在台湾最南端的屏东镇中某所中学当教务长。

小学、中学的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奠基时期,这些人才在中学任教,也深远地影响了那一代的年轻人

迁台不久,蒋介石与宋美龄出席集会

如果没有发生韩战(朝鲜战争),以当时国民政府运回台湾的财力物力也无法继续维持下去。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眼看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心想“打败腐朽的资本主义岂不是太容易了嘛”,便发动战争攻打南韩。

美国眼看南韩支撑不下去了,便出兵支持南韩。有了美国的助力,北韩被打退至鸭绿江边,这时中国也出兵协助朝鲜,便无心顾及台湾,蒋介石因此也松了一口气。

美军协防台湾,美舰驶入台海

“韩战”之后,当时许多协防台湾的美军舰在基隆港口靠岸休息,为了满足美军休闲娱乐的需求,便成立了基隆国际俱乐部,以供美军唱歌跳舞。

当时有一个歌手叫杨三郎,日据时期曾在日本学音乐,也在东北(满洲国)当过乐师,于是便在基隆国际俱乐部当乐团指挥

基隆国际俱乐部,杨三郎(右)和他的乐队

基隆常常下雨,港口停着不知前往何处的船。有一天杨三郎在基隆看到濛濛雨夜中青色的灯光,心生失落,于是在俱乐部演奏中用小喇叭吹了一首忧伤的曲子,后来便成为了这首《港都夜雨》

《港都夜雨》代表了 1950 年代初台湾人某种漂泊不定,前途未卜的心情,虽然有了美军协防,台湾初步安定下来,然而仍然处在岌岌可危的局面。

4、“白色恐怖”时期,时代与个人命运交织而成的《绿岛小夜曲》

写在前面:这首《绿岛小夜曲》涉及的人物关系比较复杂,我在最后将做一张人物关系图方便各位理解。

当时跟着杨三郎在基隆港都流浪的还有一位叫廖乾元的男儿,他在 1961 年时出过一张唱片叫《绿岛小夜曲》,主唱者是紫薇。

从小看着长江长大的廖乾元,迁台后总对大江大海有别样的向往,于是便陪着弟弟去报考海军军官学校。

1949 年前,他随着国军四处飘荡、打仗,直到 49 年之后到台湾才安稳下来,廖很喜欢音乐,平时常唱些民谣。

有一天,廖乾元不知缘由被抓了,被国民党当作共谍被审问,廖自知没有便极力否认。

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廖乾元的姐姐被认为有共碟的嫌疑,而这却与一位叫汪声和的人有关系。

廖乾元与姐姐

汪声和早期在四川抗战时便加入了中共地下党,同时也是直属于苏俄国家政治保安部的苏联间谍。

1949 年汪声和被派去台湾,最后间谍身份暴露被国民党抓捕,与妻子一同被处以枪决

左上为汪声和

由于汪声和苏联间谍的嫌疑,国民政府便决定继续追查,查出汪与一名叫李朋的人有联系

李朋外貌十分高大帅气,在抗战时期是中央社的记者。

1945 年后,李朋在政治新闻上有独到的一面,政府部门也十分买他的账,除了帮中央社写稿,他也帮《纽约时报》、《Life》和苏联的塔斯社杂志写稿子。

换言之,李朋的角色十分复杂

李朋即将被枪决前的最后一张照片

李朋之所以被认为有嫌疑,同样也是因为与汪声和有来往,而李朋的同居女友便是前文所提到廖乾元的姐姐廖凤娥

同居时,李朋还跑去屏东追一位叫黄珏的姑娘,也因此牵连出一桩“黄氏姐妹共谍案”

黄珏与黄正,抗战时期在南京便是一对姐妹花, 抗战胜利后就读一所贵族女子学校叫金陵女子大学,后来双双去国外念书。

黄正(左)与黄珏(右)

1949 年后,姐姐黄珏先在上海的联合国组织工作,由于国民政府战败,便迁至广州,后又到香港工作。

黄正则前往台湾大学继续就读,孤苦伶仃的黄正一个人在台湾,便常常陪着同学去国军将领孙立人的家里作客

孙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之后便投笔从戎,成为一名中华民国将领。

孙骁勇善战,在缅甸远征军打了很多场胜仗,西方人也称孙立人为东方的“隆美尔”。可惜在打仗过程中得罪了国民党的其他派系,蒋介石觉得孙不听其指挥,便调孙至台湾“练兵”。

孙立人有一个妻子,叫张晶英,两人相差 13 岁,夫妻两人感情却非常好。

然而张晶英却无法生育,因此她便想方设法帮孙立人物色二房,这时她看到常常来家里的黄正各方面都不错,便安排黄正当孙立人的秘书

孙立人与张晶英

聪颖乖巧的黄正很快就被孙立人所喜欢上,两人便开始恋爱。

恋爱后,黄正写信给姐姐黄珏,告知她说孙立人要成立一个女青年大队,需要一个社会工作者,有过社会学经历的黄珏便从香港来到了台湾。

黄珏到了台湾的消息被前文所提到的记者李朋知晓了,他从南京时候便喜欢黄珏。所以李朋千方百计通过孙立人的关系,与黄珏重逢

后来,当汪声和案爆发时,与汪声和相识的李朋与廖凤娥也一并被抓,再从李朋这条线索背后牵连出黄珏,黄珏牵连黄正。最后李朋与廖凤娥被处以枪决

由于廖凤娥被枪决,牵连到其弟,开头所提到的廖乾元也失业了

1950 年,没有人敢任用有过间谍嫌疑的廖乾元,他只好随着许多从大陆迁台的人流落到西门町。

商业头脑发达的廖乾元通过倒卖美军的衣服从西门町卖到基隆,也就是上一个主题中杨三郎所作《港都夜雨》的那个地方。

基隆

廖在基隆不仅倒卖美军的衣服,也卖香烟、进口唱片等等,赚到了一些钱,还在台北购下了一家二手书店。

赚钱之后,喜欢唱歌的廖乾元便出版了一首《中国现代民歌名曲集》,也出了一本西洋版的,这两本书后来都在台湾大卖。

不满足于出版书籍的廖乾元,还通过翻录从美军收来的当时流行于美国乐坛的歌曲,再之后成立了一家四海唱片公司

而此时距离《绿岛小夜曲》的诞生也不远了。

一同迁台的周蓝萍,在大陆时期是学习留声机等机器设备的, 台湾十分缺乏音控方面的人才,周蓝萍便成为一个唱片公司的音控师。

后来周喜欢上一个女孩,便在1954年创作了这首《绿岛小夜曲》,然而当时却没有引起很大的轰动

作曲家周蓝萍

从事唱片行业的廖乾元认识了一位歌手紫薇,紫薇再介绍廖乾元与周蓝萍认识。

三人便合作重新创作了《绿岛小夜曲》,一炮而红

外界常流传《绿岛小夜曲》是讲述“白色恐怖”台湾监狱里政治犯为情所困的故事,其实这首歌背后也牵扯到的是如此之多的人的命运。

他们或许毫不相干,却同样在某个点交织在了一起,汇成这首《绿岛小夜曲》,这是1950 到 1960 年代戒严时期的台湾命运;也是关于李朋、黄珏、孙立人等每个人的命运。

《绿岛小夜曲》人物关系图

5、1960年,台湾经济奇迹背后的《孤女的愿望》

1960 年代的台湾,经过“韩战”之后,终于安定下来,并开始发展加工出口型工业。

许多刚毕业的女性由于视力良好、做工仔细,也成为台湾工业浪潮中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女工

工作中的女工

这些女工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社会福利,只需要付给她们基本工资就行。

她们的青春大都在日复一日的加工流水线中度过,如同当今中国的许多工厂女工一样

青春年少,这些女孩子自然也有情感的需求。

那时在台湾有一个叫“钥匙俱乐部”的说法:许多骑摩托车的男青年聚集在工厂门口,将钥匙集中一处,女工随机从钥匙堆中领走一串,以此跟随钥匙的主人一同约会。

这也成为那个年代流行的约会方式。

《青少年哪吒》中的机车情侣

那个时候,也常常会传出约会过后的女工怀孕的事情。有些女工便成为了母亲,组建起了家庭。

然而,她们却无法得到任何社会福利包括退休金以保障生活

农村慢慢没落,城市拔地而起。许多少男少女离开家乡,前往都市寻找工作。

台湾女工是 1960 年代台湾经济奇迹的秘密,这些奇迹是建立在无数年轻女性的血与汗之上。陈芬兰当时所演唱的《孤女的愿望》,也代表了女工们的心声,这个时代的心声

6、“我”是谁?关于身份认同的歌:

李双泽《思想起》、《美丽岛》、《少年中国》与胡德夫《美丽的稻穗》

1970 年代是台湾在外交上最艰难的时期,这个时期台湾失去了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发生了“保护钓鱼岛”运动

美国把当时原属于台湾的钓鱼台移交给日本,台湾人便觉得这是割让国土,开始了示威游行,当时许多年轻的知识分子包括马英九也曾参加过示威游行。

”保钓“游行

发生了失去联合国的代表权以及“保钓”运动,这两件事情对当时的台湾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失去自我认同的身份。

一个在国际社会上被剥夺了代表权,失去了原本的社会角色,也就失去了它的身份认同。

于是,台湾人便开始问一个问题:”我“是谁?这也是一个回到了文化、内在以及最原本的核心问题——文化认同。

1970 年代,台湾便是一个追寻文化认同的年代——因为失去了认同,从而寻找自我认同

1978 年 12 月,台湾与美国断交,游行过程中被丢鸡蛋

1973 年时,林怀民回到台湾,喊出“中国人要跳自己的舞,给中国人自己看”的口号:即使我们失去了在国际上的位置,但我们在文化上,必须有自我认同,要知道自己是“谁”

林怀民,跳自己的舞

而在歌声上,便开始了“唱自己的歌”的运动。

那时候许多年轻人受美国影响,都喜欢唱西洋歌曲。

当时有个哥伦比亚驻台湾的大使馆,胡德夫、李双泽等许多年轻人便在楼上的咖啡馆驻唱。

一天胡德夫唱完外文歌,李双泽便问他:你不是卑南族的吗,为什么不唱自己的歌呢

胡德夫心想“反正也没人听得懂”,便唱起一首卑南族的歌,叫《美丽的稻穗》,未料在场反响十分热烈,甚至比唱外文歌时候还更热烈。

这首歌后来也收录于胡德夫《匆匆》专辑当中。

胡德夫与杨弦(现代民歌教父)在一场演唱会合唱这首歌之后,杨办了一个中国民歌演唱会,他用余光中的诗谱上曲子,开始了那个年代早期民歌谣的一种风格。

《民歌手》便是收录于《因雨成歌》专辑中的一首。

而在民歌运动中,不得不提到一位重要的人物——李双泽。

1976 年 12 月 3 日,在淡江文理学院校园里举行了一场热门“民谣演唱会”,胡德夫也被邀请前去,然而前一天出了意外无法上台,便让李双泽代表他去。

李双泽

李双泽当时拿着一个可口可乐瓶,上台质问大家:我们在美国喝的可口可乐,唱的美国歌,而回到这里(台湾)也是喝的可口可乐,唱的美国歌。可为什么我们不唱自己的歌?

说完,李双泽当场演唱了台湾民谣《思想起》,台下反应热烈,响起不少起哄声。

这就是著名的“可口可乐事件”。

李双泽激起的一个话题,就是要“唱自己的歌”,后来那一期的淡江校园周刊便做了“唱自己的歌”专题,邀请杨祖珺来写文章。

杨祖珺便质问李双泽:你说要唱自己的歌,那我们“自己的歌”在哪里?

于是,李双泽独力或与友人合作,做起了“自己的歌”

李双泽

然而,1977 年,李双泽由于营救一位溺水的美国人,反被大浪卷走而死去,年仅 28 岁,成为一个永恒的理想主义者

接下来听两首歌——《美丽岛》、《少年中国》,这也是在后来的演绎中也充满争议、附上些许政治意味的两首歌。

我们听这最原初的版本,仍能听到当日属于李双泽的那份纯粹。

7、一个世代的愤怒:台北不是我的家

经过1970 年代的高速发展,台湾经济起飞,可如同每一个经济发展背后所造成的问题一样,也给台湾带来了诸多“副产品”:空气、河流、土壤的污染;社会矛盾的激化······

城市的工厂,正在打扫的工人

歌手罗大佑忽然意识到,这些现代的文明、繁华,不应该是他们要的,高楼大厦的台北不是他们的家,不是他们未来的希望

罗大佑

所以,罗大佑决定唱出这一个世代的愤怒

《鹿港小镇》的创作灵感源于一个洗车的小伙,在两人的交谈中罗大佑了解到小伙子来自鹿港小镇。

当时的台湾经济正处于崛起中,但同时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迫使一部分劳动力从贫穷落后的小地方集中到城市中,祈求能找到好的机会,但现实却总让人伤感。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 砌上了水泥墙;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 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鹿港小镇》便是这个世代愤怒的代表作

8、解严后的台湾社会,《爱拼才会赢》

1987 年 7 月 14 日,“台院议字第 1641 号”咨文宣布,“台湾地区自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零时起解严”。

也就是说,已在台湾实施三十八年之久的“戒严”终于结束了

“解严”所代表的并不只是解除行政上或司法上的约束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解除了民众心理和思想上的禁锢

蒋经国也是看到了这种禁锢已成为台湾发展的最大阻碍,才决然“解严”。

对于刚刚“解严”的台湾来说,一首激励人心的歌曲,从没有像这个时候来得如此重要。

于是,就有了这首《爱拼才会赢》。

“解严”过后,人们就好象放飞的鸟,自由自在的在天空翱翔,这首歌也在开放初期与人们的心态吻合,甚至跨越台湾到大陆,成为一首众所周知的激励歌曲

9、变迁时代的心声,《月亮代表我的心》

1993 年,迈克·杰克逊首次在台北举办演唱会,也是台北首度举行世界顶尖西洋摇滚乐歌手的现场演唱会。

演唱会前排位置一张票高达 4000 台币,依然被一抢而空。

这场演唱会的举办象征着台湾踏入了消费时代的巅峰期

迈克·杰克逊在台北“危险之旅”演唱会

《月亮代表我的心》创作于 1973 年,由陈芬兰所演唱,也并没有大红大火,只作为在台湾范围流行。

直到 1977 年邓丽君重新演唱,在专辑发行后一举而红,成为华人社会和世界范围内流传度最高的中文歌曲之一

1995 年,邓丽君在泰国因病逝世,结束了一个时代。

邓丽君逝世

这首《月亮代表我的心》,作为本文的结尾,也作为 20 世纪不断处于变迁、动荡时代下的台湾,一个时代的告别

这些歌谣里所表现的内容所代表得那些年代的台湾以及它的社会变迁,虽然并不能很全面地解释台湾历史,但却可以让你感受到属于那个时代的心灵脉搏。

那么,我们是否也有属于自己时代的歌曲呢?你还记得是哪一首吗?

《在台湾发现历史》

杨渡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08

35.00 元

点击原文购买此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上一篇:绿岛小夜曲是哪个年代的歌曲:散文|吴太尚:绿岛小夜曲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