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下一个风口?

关注
确定取消

微短剧,正成为文娱市场里的新宠。多家短视频平台针对微短剧推出的激励计划,令业内振奋。

根据抖音最新发布的《2020抖音娱乐白皮书》,抖音联合出品的首部竖屏微短剧《做梦吧!晶晶》将于近期上线。2021年上半年,抖音首批微短剧将陆续上线,包括关晓彤、娄艺潇等主演的《男翔花园》,秦牛正威、李诞等主演的《为什么还要过年啊》,费启鸣、白举纲、何泓姗等主演的《别怕,恋爱吧》,以及黄新淳、刘津言等主演的《星动的瞬间》等。

无独有偶,快手于2020年12月18日发布“快手星芒计划”,对2021年的短剧分账规则进行升级,有效播放量达标的制作方每月可获10万—20万元现金奖励;同时,快手投入百亿级流量,打造1000部快手独家精品短剧。

与此同时,另一家短视频平台腾讯微视,亦在2020年年底宣布,2021年将投入10亿元资金、百亿流量扶持微剧,同时推出主打制作精良的1—3分钟竖屏连续微剧品牌“火星小剧”,以及针对精品微剧的扶持计划“火星计划”。据悉,腾讯微视将与腾讯动漫和阅文集团等进行 IP 合作,由参与团队进行竖屏微剧向的再创作。

这些利好消息的集中释放,让更多人意识到——微短剧,已经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开始向燎原之势发展。在多方推动下,微短剧能否成为影视新“赛道”?

微短剧崛起

回溯微短剧的发展史,绕不开2012年上线的《屌丝男士》第一季(单集时长16分钟,共7集)与2013年上线的《万万没想到》(单集时长5分钟,共15集)。相较当时单集时长超过40分钟、集数超过20集的剧目,这两部剧集时长短,节奏快,反转多,每集故事独立,均可纳入广义的微短剧范畴。不过,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微短剧的制作并未形成规模。

2018年,随着短视频应用崛起,短视频成为抢夺用户时间的重要组成。3年来,用户在短视频上的使用时长逐年递增。根据《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短视频已成为用户“杀时间”利器。截至2020年6月,短视频以人均单日110分钟的使用时长,超越了即时通信;在网络视听产业中,短视频市场规模占比最高,为1302.4亿元,同比增长178.8%。

碎片化时间成为用户打开短视频应用的普遍场景,不喜欢就“划走”的观看方式,催生了“3秒定生死”的抖音定律(短视频生产者须在3秒内吸引用户),不断抬高用户对“直给”内容的阈值。加之不少用户选择从短视频平台“追剧”,观看“高潮”剪辑片段,长视频平台也推出了3倍速观剧的功能。这些都表明,用户对长剧的忍耐度越来越低。

入局的各方都致力于在微短剧的赛道上分一杯羹——制作者可以通过微短剧的形式,以更低成本了解市场反馈,抑或寻求更多商业变现渠道;平台在已有内容基础上,继续多元化发展,以吸引更多用户;IP方希望利用新的媒介扩大IP声量——微短剧成为各方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门类。

各方下场?百花齐放

在微短剧的界定与品相上,各平台呈现明显差异化。芒果TV平台运营中心大芒短剧制片人湛亚莉介绍,2020年开始,芒果TV大芒短剧着重发力短剧业务,定制剧单集时长多在10—15分钟,一般为12—18集,横屏剧优先。2021年,平台会尝试互动剧和竖屏剧,横屏依然是主流。

优酷开放平台负责人钱晶告诉《综艺报》记者,优酷平台上的微短剧发展思路跟长剧不同,重点在于“人格化”+“系列化”,对时长和集数不做过多限制。“核心是看故事的节奏和奇思妙想用几分钟能讲完。”不过从平台数据来看,优酷的微短剧单集时长多在10分钟以内,同样以横屏剧为主。

基于用户的观看习惯和平台调性,大众普遍认为,短视频平台应与竖屏剧画等号,长视频平台均为横屏剧。事实并非全然如此。等闲内容引擎的《奇妙博物馆》、兔狲文化的“不思异”系列和观正影视的《精准射击》均为横屏形式,3档剧均在快手播出;由春风画面制作的竖屏互动剧《只好背叛地球了》在爱奇艺上线。

即便都面向短视频平台,内容制作方在投放时,也会根据平台调性做出细微调整。微短剧《危险关系》制作方、融创文化的短剧业务负责人李芳芳介绍,其投放至快手的微短剧,多为单集3—5分钟,一般为20集;投放至腾讯微视的微短剧,单集时长通常为1分半至2分钟,集数增至50集。

随着微短剧的规模化发展,2020年12月8日,广电总局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网络影视剧中微短剧内容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就“微短剧”的定义、审核标准、审查细节、备案误区等问题,进行了规范和明确。广电总局对微短剧的定义是:网络影视剧中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的剧集作品。

在备案规则的指导下,各平台的微短剧标准,或将逐渐向广电规则靠拢,最终趋于一致。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长视频平台与短视频平台都在向对方“阵地”扩张,双方在微短剧的品相上互有交叉。平台方对此解释,自身定位“不会局限于大众曾经的认知”,实则都是为了拓展更多内容业态,实现平台内容多元化,争取更多潜在用户。

定义爆款 等待破圈

头部作品或所谓的“爆款”出现,会让一个门类迅速出圈,吸引更多人关注。属于微短剧的“爆款”有了吗?

对此,兔狲文化总经理、“不思异”系列出品人邱其虎认为,首先需要厘清“爆款”的含义:它究竟是服务于垂直领域用户的“爆款”,还是突破各圈层的“出圈作品”?他表示,公司推出的幻想悬疑微短剧厂牌“不思异”属于前者。2017年5月,兔狲文化首部作品《不思异:辞典》推出,之后3年时间里,《不思异:电台》《不思异:录像》《不思异:谜人谜事》等相继问世。其中,多部作品豆瓣评分7分+,截至2021年1月,“不思异”系列发行86集,全网播放量破2亿,抖音话题量超过10亿次。

在钱晶看来,优酷独播短剧《东北风云》是平台上表现不错的头部内容。“《东北风云》上线5天,分账超过百万元,创下行业新纪录。该片最终分账突破500万元。”

各平台及制作方均有表现亮眼的作品,但无法否认的是,破圈的“爆款”依然较少。

等闲内容引擎商务总监张帅将优质内容分为3个阶段。该公司作为承制方制作的《报告医妃》(全网播放量6349万)、《河神的新娘》(全网播放量1.8亿)、《当影后有了读心术》(全网播放量4500万)均取得不俗表现。在他看来,这些剧集可以称得上“爆款的1.0时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作品制作会更加精良,内容也会更优质。”他认为,优质内容的2.0版本会吸引更多的专业内容方入场;3.0版本则有望实现破圈,从品相到商业价值都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商业模式仍需探索

被问及微短剧未来时,李芳芳一语道破发展困惑,“行业想要良性发展,首先必须解决核心问题,就是微短剧的商业模式。”

相较网络剧,微短剧在成本方面大幅降低,但不明朗的商业模式,仍然成为有意入局者的“拦路虎”。

微短剧的商业模式能否比照网络剧?网络剧目前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广告植入、定制、分账、会员付费等形式。受限于时长短、声量小的现实困境,微短剧的投资效益尚不明确,因此不管是广告植入还是定制,广告主普遍处于观望状态。

对此,钱晶认为,不能抛开内容谈商业模式。微短剧相对长剧来说,成本低、周期短、灵活性高,同时在内容上讲究奇思妙想,和电商中腰体量、讲究传播和转化的营销类广告主等契合度良好。这对短剧制作方提出了一定要求:不是简单植入SKU(库存量单位),而是基于客户投放的产品做剧情化延展,让“广告内容化”。

不过,对于二者的结合效果究竟如何,他表示,需要有一个行业内的典型“范例”。

同样提到“范例”的,还有张帅。他希望平台能够给广告主提供更多的数据反馈,让广告主清晰了解,一次针对微短剧的广告投放,能够带来多少价值。

至于分账模式,多家平台也均有释放。2019年,爱奇艺公布了《剧情短视频付费分账合作说明》,开启对竖屏分账剧的布局;2020年2月,优酷发布了分账剧新规,其中新增短剧分账。芒果TV也透露,平台专门针对微短剧的全新分账政策正在讨论中,预计很快将对外公布。

明确分账规则,对制作方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但个别框定过细的规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制作者。微短剧是否还有更多商业模式可能?

李芳芳介绍,目前公司在商业模式方面准备做一个新的探索,即“短剧+品牌营销+达人带货”。截至1月25日,该公司制作的微短剧《危险关系》在快手平台上线16期,播放量超过6000万;主演阿力的个人IP效应水涨船高,不管是与一线艺人合作直播带货,还是个人品牌营销,都有望在未来获得更多发展。

风口将至

在《综艺报》对多位业内人士的采访中,大家均表达了对微短剧前景十分看好的乐观态度。

湛亚莉说:“随着短视频、中视频的崛起,接下来,微短剧肯定会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钱晶甚至直接给出了“微短剧行业发展时间表”的个人推测:他预计,2021年年底,就会有微短剧破圈的头部内容出现,随着行业规模的提升,到2022年,更多参与者入场,会让这个市场更加成熟。

邱其虎也认为,预计两年内,微短剧数量会出现井喷。原因在于,前两年短视频的观影形态培养了碎片化观影的受众,微短剧的风口已经形成。“根据广电总局备案公布的情况,加上网站自审的非重点网络剧备案,我估计微短剧合计数量很大;不论是传统平台寻求新增长点,还是新兴平台进军视频领域,轻量级的剧情向内容是必选项之一。”

“网络剧、网络电影、直播,从出现到成熟,分别用了3—5年时间,各方应该再耐心些,给微短剧一些时间。”钱晶如是说。

还在持续投资微短剧的张帅希望,那些专注长远、注重品质的入局者能够形成合力,营造一个良性的行业发展环境,而非仅仅将目光放在短期回报上。

不管怎样,微短剧的时代来了。

图片来源:豆瓣、网络

上一篇:微看 | 别了,深圳市体育馆!两年后再见~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