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铁路交通事故频发 老照片记录的现场很惨烈

关注
确定取消

19世纪欧美各国争相修建铁路时,大清帝国却在内部激烈地争论要不要修铁路。从1860年代中期直到1880年代末期,用了20多年的时间,朝廷才认识到兴修铁路的必要性。

1889年,慈禧下发懿旨,明确了修建铁路的战略目标,并指定由海军衙门主持相关事宜。

等各条铁路陆续建成通车,一个现象出现了:铁路交通事故接二连三发生。这在清末时期的中外报刊中常有报道。

顺德府火车出轨事故现场之一。

本文所选取的照片,就是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拍摄的京汉铁路直隶顺德府(今邢台)境内的一次火车出轨事故。他所著的《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目击变革》一书中录有这一事故的几副照片,但没有介绍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和详细情况。

莫理循用镜头记录了清末的铁路事故,难得一见,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但很遗憾没有留下足够的文字信息。我们参考当时媒体对此类事故的报道,可以对相关细节做深入了解。

顺德府火车出轨事故现场之二。

1904 年 《济南报》 第22期报道:“本月初一日上午十一点半钟,慢车由张店来省,在东关七里铺地方出轨,坐客共伤五人,车头及客车共毁四辆,火车上执役人等无一伤者。”

1905年《山东官报》第76期报道:“二十六日高密县姚大令来电:西来火车行至潍境出轨,碰坏煤车三辆、轨道二百余米,索性人口并无伤损。”

顺德府火车出轨事故现场之三。

1906年《通问报:耶稣教家庭新闻》 第192期有一篇新闻,标题是:“京汉铁路汽车又在内乡出轨”,一个“又”透露出出轨事故发生的频率很高。报道说:

“京汉铁路汽车于二月初在河南柳林站出轨,已志前报。乃二月二十二日,汽车由汉赴京,行至内乡地方,路段忽窒,又致车头出轨,幸为车长查知,当将车环扭断,始免肇祸。然货车已毁三辆,货物散失。”

1909年 《北京当日画报》第93期报道:“上月三十日晚七点钟,胶济铁路火车出轨,当时火起,焚毙华人三名,碾毙洋人二名,华人受伤者数名,内有二名受伤甚重,恐有性命之忧。”

顺德府火车出轨事故现场之四。

1910 年《交通官报》第8期刊发了一篇公文《批汴洛路局禀陈白沙站东铁桥上火车出轨情形请核夺示遵由》。这篇公文是汴洛铁路运煤火车发生出轨事故的调查报告,详细说明了事故的原因:道钉垫板被大量偷窃,造成铁轨松动,而养路小工没有及时巡查维修,导致火车遇险。

铁路被雨水冲毁的消息也屡屡见诸报端。1906 年《山东官报》 第82期有一篇名为《郑州铁路又坏》的短消息,说郑州铁路被大雨冲毁,十六日修好,哪知十七日下了一场雨,铁路再次被冲毁。

顺德府火车出轨事故现场之五。

为什么清末的铁路安全事故频发呢?最根本的原因,当然在于铁路事业刚刚起步,人们对新事物认识不足,管理经验缺乏,规章制度不完善。

从当时的媒体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具体的原因:一是相关人员缺乏责任心,安全意识淡薄。比如汴洛铁路运煤车发生的出轨事故,就是因为养路工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巡查轨道,相关负责人玩忽职守、有章不遵。

二是铁路质量不过关,是“豆腐渣工程”。《通问报:耶稣教家庭新闻》 在报道内乡铁路出轨时透露:“甚多说者谓,京汉铁路在河南一带土工尚坚,而河北则每多减料,故时有失事云。”

参考资料:吴宝晓《清末华北铁路与经济变迁》,芮坤改《论晚清的铁路建设与资金筹措》,晚晴报纸期刊数据库

上一篇:晚清绝版老照片:图3胖娘娘瑾妃有福气,图6溥仪翘着二郎腿太有范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