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原文

课文春酒赏析
课文春酒赏析
提示:

课文春酒赏析

   篇一:赏析 语文《春酒》    教材分析   《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本单元都是有关(来自:www.zaidian.cOm 书 业网: 春酒语句赏析 )民风民俗,地方色彩浓郁的文学作品,它与本册书的其他单元一样,都是按照不同的内容专题兼顾文体选取的。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如诗一般的生活织就了如诗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诗般语言描绘出这一切。本课文字浅显但意蕴却深,所写内容虽是过年的一些往事,但无论是从文中事件发生的时代还是地域来看,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距离他们的生活还是比较遥远的,如果机械地让去分析课文中的情,既不能体现略读原则,最主要的是学生很难真正投入和理解,很难与作者达成“共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深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的细节,感受故乡风俗之美和人情之美,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乡怀旧的感情。    教学难点 :领悟文中所表现出的风俗美和人情美。    教学关键: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品味文中的细节。   赏读细节,品春酒师讲解:作者难忘的不仅是春酒,更是故乡。在作者笔下,人物个个生动鲜明,形神俱备,“我”、母亲、、乡亲,在这场“春酒,会洒”席上不断氤氲起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俗之美,而这一切都只是蕴涵在文中极不起眼但非常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中。   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包括语言、外貌、神态、行为、心理、环境等方面的描写。   赏析是鉴赏分析。我们主要从修辞方法、用词(动词、形容词等)、句式、人物的描写方法等方面进行品味。    具体赏析如下:   句子:“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我的赏析:   (1)从用词角度:“一马当先,不请自到”写出了“我”对喝春酒的急切与热情;   (2)从修辞角度:“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比喻奇特形象,蜜蜂小小的,很可爱,很像当时的“我”,同时这句话和后面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   家。”体现了乡邻们的淳朴与盛情,短短的几句话,馋嘴的、可爱的“我”跃然纸上,形神毕肖,而淳朴的乡情正像“我”这个形象的背景气氛,氤氲开来   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赏读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妙处吧。   学生划出文中描写“我”、母亲、乡邻的语句,并用最真挚的感情朗读其中的句子,进行赏析。   生:“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这句话形象的描绘出童年的我调皮的神态动作,突出我对春酒的喜爱。   师:从哪些词表现出来的?或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按照老师的示例形式来表达?   生:“端、闻、跨、跌、捏”,这些动词准确的写出我活泼可爱的样子,表现出我对春酒的喜爱。   生: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小花猫的可爱的样子。   师:对,我们就这样进行赏析。这段文字活泼生动,儿时的欢乐跃然纸上,突出小女孩活泼可爱。   生:“我呢,就在每个人的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酒,舔一舔,才过瘾。”突出我的活泼调皮。   师:找到句子里的关键词,从这些词语中去看表现出什么?   生:“靠、舔、点”这些词语写出不仅写出我的调皮,可爱,还写出了大家都很喜欢我,邻里之间象亲人一样。   师:你不仅赏析了“我”的表现,还从这句话中看到“我”和乡邻间的关系,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学生。这种温馨的人际关系让人向往不已,也让我想到了我小时候邻里之间的和睦融洽。   生:“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偷偷、伸、舔”动作描写突出了“我”的活泼调皮。   师:你已经会赏析了,抓住了动词进行品读。好。   生:“母亲得意的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这句话运用神态描写写出母亲听到别人夸她的八宝酒好喝时高兴得意的样子。   生:“补气、健脾、明目的哟!”这句话运用语言描写,写出母亲的自豪之情。   师: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来朗读一下。   生朗读。   生:“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地点燃了。” 运用动作描写,写出阿标叔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师小结:好多年前的事作者依然记得是如此的清晰!写得是如此的细腻!“我”的活泼可爱,母亲的慈爱,热情,温柔,乡邻的淳朴,亲密融洽。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从这些精彩的语言中可见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深,儿时的一切,故乡的一切都犹如在昨天,历历在目。让我们再一次朗读“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篇二:《春酒》重点句分析    重点句分析   (1)文中母亲的形象   琦君写人的散文,都小说化了。她散文中的人物,个个生动形象,形神毕肖。本文对母亲的描写尤其出色。琦君笔下的母亲是一位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了“母心、佛心”,这位母亲,没有文化、俭朴勤劳、灵性很强,她善良大度,充满美德,文中,只简单的几笔,人物就立起来了。如:“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在这里,母亲的慈爱温柔,历历在目。   (2)本文其实只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这样简单的内容有何意义呢?   可以体会到以下几种美:民风之美:新年迎神拜佛,有诸多禁忌;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的兴奋、快乐,家长的紧张、繁忙,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中国传统风俗画卷。人情之美: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大有“家家扶得醉人归”之景象;村子里会首在正月里置酒表示酬谢,此时灯火明亮,人人兴高采烈,母亲因别人赞美高兴得“两颊红红”。笑眯眯的母亲,本本分分的村民,令人难忘。    篇三:《春》句子赏析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现代文中含修辞句子的赏析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解题技巧解题。    【学法指导】   1、研究解题的一般方法,掌握规律。   2、认真练习,灵活运用。    一、导课:   听一位前辈说过:语文是死去活来的科目,死去指的是语文试题的答案在阅卷时比较固定,老师就看你的点答到了没有。相对较死;活来是指老师给了你公式,你活过来了,也指语文答案灵活的语言组织。   今天我们就“死去活来话阅读”------赏析句子    二、讲公式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含有修辞的句子的赏析。   怎么赏析呢,有没有固定的公式呢?   赏析方法:   ⑴找修辞(注意找全,大多运用比喻和拟人)   ⑵找出表达效果:??写出了??(内容)   ⑶表现了/赞美了??   2、举例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视觉)   答题格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怎么样(的情态)。有时还需加上作者的'情感。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把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答题格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有时还需加上作者的情感。   答题格式: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富有气势”或“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赏析: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力,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而且句式整齐,气势磅礴(很有气势),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喜爱和赞美之情。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树、杏树、梨树争先恐后开花的情态,以及花朵之多,颜色之艳,抒发了作者赏心悦目的欣喜之情。    三、练习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   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视觉)   赏析:采用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2、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视觉)   赏析: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的多和活泼可爱,富有人情味。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触觉) 赏析:采用引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春风温暖和煦的特点,写出了春风的神韵。   4、象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视觉)   赏析: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细密迷蒙的特点。    篇四:《春》词句赏析示例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朗润”写出春山的光泽,“涨”再现出冰消雪化后春水涣涣的样子,“红”写出春天太阳的温暖。 2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   “偷偷地”形容春草不知不觉出现。“钻”表现春草冲破土层萌发,漫山遍野的生长出来,生动的写出不可压抑的生命力。   3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让”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百花争先恐后竟相开放的情形,让人深切的感受到春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给人们带来无限希望。   4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红的像火。。。”写花色的鲜艳,用“火,霞,雪”来比喻,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用火焰燃烧的炽烈气势,霞的轻柔艳丽,雪的高洁纯净,同时印入你的脑际,给人以生活实感。   5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作者运用了虚拟的写法,看到眼前百花争春的景象,联想到秋天果实累累的丰收情形,表现花儿的甜香,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6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闹”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了蜜蜂们采花酿蜜时穿梭往来的繁忙,喧嚣沸腾的景象衬托出花儿的繁茂和甜香。   7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遍地是”写其数量多,“杂样”写其种类丰富,“像眼睛”能流光传情,“像星星”能星罗棋布,“眨呀眨的“栩栩如生的刻画了满地的野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因为风吹着花草,花儿忽隐忽现的情态。作者用两个比喻个一个拟人的手法结合起来,形象的描绘出野花的争奇斗艳。   8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抚摸“生动写出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9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呼朋引伴的”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的写出鸟儿们活泼愉快的情态,用“清脆”,“婉转”描写出鸟儿声音的动听和悦耳,表现出春风柔和的特点和它带给人愉快的感觉。   10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像牛毛。。。”比喻,排比,写出春雨紧密、闪光、细长,形象贴切,能唤起读者对春雨的喜爱。“笼”写出春雨轻盈的特点,“薄烟”比喻细雨朦胧的景象,一个“笼”字准确的写出这层薄烟的高度,一个“全”字意境展现的相当开阔。   11 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树叶是一片一片沾了雨水所以“绿的发亮”,地上的小草是大片大片的,沾了雨水所以说“青的逼你的眼”。绿色直往你眼里钻,侧面烘托了春雨细蜜轻盈的特点。   12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静默”用拟人的手法衬托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象,写出春雨的温馨和妙不可言的意境。 13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娃娃”因为它是新生的,比做“小姑娘”因为它娇羞,比做“青草”因为它有无穷的活力。作者用人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时期来写春,歌颂春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希望,歌颂春天无限美好,歌颂春天孕育着无穷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春酒原文
提示:

春酒原文

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住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说活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于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八宝酒,顺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里,酒却伞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足滴酒不沾唇的。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上一篇:松柏中学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