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四年级

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
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
提示:

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

1、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 2、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地点或容器内。 3、节约用纸,大家在用纸的时候不能浪费,没用完的纸张可以撕起来装订成草稿本,既环保又不浪费。 4、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 5、离开房间时,关掉点灯,拔掉电视机、音响、计算机等电器的插头,减少资源损耗,从小事做起。 6、携带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7、节约用水,刷牙时关闭水龙头。 8、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车 。 9、学习并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知识,按标志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其他生活垃圾,不乱扔、乱放。 10、不焚烧垃圾、秸秆,少烧散煤,少燃放烟花爆竹,抵制露天烧烤,减少油烟排放,少用化学洗涤剂,少用化肥农药,避免噪声扰民。

10条关于保护环境小建议有哪些?
提示:

10条关于保护环境小建议有哪些?

如下: 1、节约能源资源。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梯少乘电梯,人走关灯,一水多用,节约用纸,按需点餐不浪费。 2、践行绿色消费。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和过度包装商品,不跟风购买更新换代快的电子产品,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 3、选择低碳出行。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家庭用车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或节能型汽车。 4、分类投放垃圾。学习并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知识,按标志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其他生活垃圾,不乱扔、乱放。 5、呵护自然生态。爱护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积极参与义务植树,保护野生动植物,不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不随意进入自然保护区,不购买、不使用珍稀野生动植物制品,拒食珍稀野生动植物。 6、不使用不可回收品。携带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7、节省水资源。节约用水,刷牙时关闭水龙头。 8、以步代车。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车 。 9、积极遵守垃圾分类。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地点或容器内。 10、尽量原生态。不焚烧垃圾、秸秆,少烧散煤,少燃放烟花爆竹,抵制露天烧烤,减少油烟排放,少用化学洗涤剂,少用化肥农药,避免噪声扰民。

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四年级上册是什么?
提示:

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四年级上册是什么?

十条保护环境小建议如下: 1、不要乱丢垃圾,要将垃圾随手丢在垃圾桶内。 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合抽烟和大声喧哗。 3、出门之前记得关灯,关空调和所有家用电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4、我们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开车的次数,从而保护空气环境。 5、要垃圾分类,有害垃圾要放在专门的垃圾桶内。 6、不要浪费纸张,因为纸张来之不易。 7、尽量不要使用一次性餐具和一次性餐盒。 8、改造旧物品,从而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9、少使用塑料制品,多用纸质包装,这样可以减少白色垃圾。 10、保护花草,保护小动物,爱护环境。

保护环境小建议10条四年级?
提示:

保护环境小建议10条四年级?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以节约用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洗涤自剂中的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 2、绿色消费,环保选择: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知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道臭氧层的污染。 3、使用白炽灯的话,随手关灯是最省电的做法; 4、物尽其用,还有利用价值的物品不宜换新,不用的物品可以赠送给有需要的人。 5、重复使用或者回收塑料瓶罐,避免过度包装; 5、拒绝过分包装,可购买包装简单的物品。 7、发起一次环保倡议,组织一个环保协会; 8、礼品可用布和缎带包装,因为两者可再利用,而且比纸和胶条更美观。 9、不使用富含营养性物质的洗涤用剂; 10、购买小型日光灯泡,其使用寿命是普通灯泡的8倍,而且耗电量少。 11、据统计,音响、电视机、微波炉、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在备用状态时所消耗的电力,占家庭总用电量的15%左右,因此在不用这些家电时,请拔下电源插头。 12、不要让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只用遥控关闭,实际并未完全切断电源,每台彩电待机状态耗电约1.2瓦1小时。 13、经常清洁冰箱背面,布满灰尘的线圈要多消耗30%的能量。 14、少寄贺卡,优先使用再生纸张。 15、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并使用无磷洗衣粉。 16、简化房屋装修。 17、不燃放烟花爆竹。 18、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 19、尽量减少使用空调等耗电量大的电器。 20、当你准备给家电更新换代时,请选择节能家电,环保产品。

上一篇:周聪玲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