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是谁发明的

望闻问切是谁发明的
望闻问切是谁发明的
提示:

望闻问切是谁发明的

望闻问切是扁鹊发明的,望闻问切最早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

望闻问切是谁发明的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以了解病情。切诊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

望闻问切是谁提出来的
提示:

望闻问切是谁提出来的

“望闻问切”是由名医扁鹊提出的,他在《难(nàn)经》中写道:“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其中,望,是通过人体形、色、神三个部分表现出来的特征来观察体内的变化。闻,即运用听觉和嗅觉,对病人发出的各种声响进行诊断。问,是通过向病人询问症状以及对话,了解病人的生活环境,分析病情。切,即切脉,脉诊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从深浅、快慢、强弱的变化来分析身体的变化。

古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诊察疾病显现在各方面的症状和体征,以了解疾病的病因、性质及其与内脏的联系,为医治患者提供充分的依据。

望闻问切指的是什么?
提示:

望闻问切指的是什么?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就是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脉四种诊法。 望是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问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 概述 四诊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而搜集临床资料则要求客观、准确、系统、全面、突出重点,这就必须“四诊并用”、“四诊并重”、“四诊合参”。《难经》所提出的神、圣、工、巧之论,并非将四诊的意义分成等级,而是强调其各自的重要性以及掌握这些技巧的难易程度。 早在《内经》就明确了提出了切勿强调切诊的观点,《素问·征四失论》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世,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批语那种不能全面运用诊法的医生是“所谓窥管而已”。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惟以切脉为能事的医生,不能得是通医道的人。只有将四衣,有机的结合起来,彼此参伍,才能全面、系统、真实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的意思是什么
提示:

望闻问切的意思是什么

望闻问切即中央四诊。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是中医特有的一种疾病诊断方法。 望闻问切繁体:望闻问切。 拼音:wàng wén wèn qiē。 注音:ㄨㄤˋㄨㄣˊㄨㄣˋㄑㄧㄝ。 望闻问切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字义分解 1、望 望指的是望诊,它是通过对人体的神态,脸上的光泽,以及人走路的姿态等进行判断人体是否健康。中医根据近千年的沉淀,它得出了人体的健康程度会通过面部,舌苔等反应于外。 总而言之,中医认为人体的五官就对应着五个不同的脏腑,如果人体的五官出现问题,那么对应的脏腑就会出现问题。 2、闻 闻是指闻诊,它是指闻气味以及听声音。总而言之,就是根据患者的声音高地,以及气味的好差从而辨别病人病情的的虚实以及寒热。 3、问 问是指问诊。问诊也就是询问病人的既往病史,现病史以及起病过程等。问诊主要是问出病人自觉的痛症所在以及他的一些既往病史和饮食喜恶等。张仲景关于问诊,特地创作出了一首《十问歌》,该歌诀主要围绕问诊主诉提问。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小儿和妇女,问诊应该更加详细。 4、切 切诊指的是摸患者的脉象,从而达到辨别疾病的阴阳以及表里的作用。一个正常人的脉象在中医看来,应该在人的一次呼吸间搏动四到五次,并且搏动的频率需要不快不慢,脉象也应到柔和有力。 当指尖轻触就能感觉到脉搏在有力搏动的脉象应当为浮脉,当指尖要按压到皮肤内才能感觉到脉搏在有力跳动的脉象应当为沉脉,除此以外,每个脉象都有每个脉象的特点。切诊就是根据这些不同的脉象,从而判断结果。

上一篇:袁家我做主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