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大炮

清代制造的红衣炮
清代制造的红衣炮
提示:

清代制造的红衣炮

清代制造的红衣炮。 红衣炮是清代前期制造的一种系列火炮,它起始于后金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制造的天佑助威大将军炮,接着又制成神威大将军等火炮。清军在1644年入关后,所制红衣炮的数量增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威远将军炮、武成永固大将军炮,此外还有神功将军炮、得胜将军炮、制胜将军炮等。 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是大型攻城炮,制于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共有52门。《清朝文献通考》记载了它们的尺寸。1975年5月,齐齐哈尔建华机械厂工人,在该厂发现一门清军在雅克萨之战中使用过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炮身除口沿外,前细后粗,底盖如覆盂,上有球形尾珠,近炮底处有一个方形火门,炮身中部两侧各横出一个炮耳,炮口与底部正上方分别有准星和照门,炮身有五道箍,半腰留有一条合缝线,似为铸炮痕迹。炮身保存完好,未见炮车。炮膛底部尚遗留一枚铁铸球形实弹。经测量:炮长248厘米、口径11厘米、炮口外径27.5厘米、炮底径34.5厘米,重100公斤。 炮弹直径9厘米,重5.4公斤,与《清朝文献通考》中所载的小型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的尺寸相近。炮身用满汉文字刻有“神威无敌大将军 大清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造”等字,与文献记载的完全相同。此炮在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和二十五年收复雅克萨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威远将军炮是清朝所制造的一种红衣炮,制于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山海关城楼上陈列有两门,炮身长101厘米和100厘米,口径四厘米和五厘米,口径外侧有唇沿,炮管前细后粗,底盖如覆盂,盖上有球珠,后部两侧各有炮耳横出,炮身下部有大插销,便于将炮安在架上。 炮身刻有满、汉文“大清康熙五十七年景山内御制威远将军 总管景山炮鸟枪 监造赵昌 监造官员外郎张绳祖 笔帖式西尔格 工部员外郎实相 笔帖式康格 匠役李文德”。 故宫博物院内也藏有一门大小与刻字基本相同的威远将军炮。炮身所刻匠役李文德之名,在清康熙二十九年至五十七年间(公元1690—1718年)所造的火炮中屡有出现,足见他是当年火炮的主要制造者,其功在总监、总管之上。 武成永固大将军炮是一种长管红衣炮,制于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钦定其名,共有61门,重3600—7000斤,长9.75—12尺,口径3.8—4.9寸,弹重10—12斤,装药5—10斤,用铁轴炮车运载。 《钦定大清会典图·武备》刊有此炮的图形,炮身用满汉文字刻有“武成永固大将军”等字。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门,与文献所载相似,至今保存完好。经实测:炮身长330厘米,口径16厘米,重约5000公斤,弹重10公斤,装药五公斤,是一种车载攻城炮。日本的箱崎八幢宫也藏有一门武成永固大将军炮。 康熙以后,自雍正至道光年间,清朝所制大中型火炮,基本上仍是红衣炮系列的火炮。

中国古代将这种武器称之为红衣大炮
提示:

中国古代将这种武器称之为红衣大炮

中国古代将这种武器称之为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原称红夷大炮,是欧洲在1500年至1520年制造的一种舰载加农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军人迷信,为了祈求胜利,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象征吉利的红布,正巧清代满族忌讳“夷”字,便定名为红衣大炮。 在设计上有优点,炮管长,管壁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此设计可减轻整体重量而不降其强度。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形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三米左右,口径110至130毫米,重量在两吨以上。 夷大炮是欧洲在16世纪初制造的一种火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也称为红衣大炮。所谓“红夷”者,红毛荷兰与葡萄牙也。因此很多人认为红夷大炮是进口荷兰的,其实当时明朝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据考证,当时明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只有少量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后来因台湾问题与荷兰人交恶,大多数是与澳门的葡萄牙人交易得来的,明朝当时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还做中间商将英国的舰载加农炮卖给中国。 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径火铳在原理上与这些红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的,但是具体做出来就大有区别了。明朝前期火铳多以铜为原料,内膛呈喇叭型,炮管显得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 这种火铳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少,火药气体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过热,射速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较高(铜可用于铜钱,是铸造货币的金属),而且铜太软,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器而言寿命太短,唯一的优点是重量轻。在动辄重数千斤的红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铳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上一篇:幽游白书魔强统一战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