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谁写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自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创作背景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这说明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中年后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就是年味儿#
文/王民官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身处异乡的人们来讲,此时此刻的思乡之情更是由然而生。尽管人们常常是把这种思念是深深地埋藏在自己的内心底,但这种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眷念的感情,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逾加弥足珍贵和持久。
实际上,对于亲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也不仅仅就表现在过节的日子里,它实际就象是人的影子一样,跟着我们在走南闯北、浪迹天涯、形影相随。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将它挥之而去,也没有什么能够将它永远忘怀。这种感觉不会因为他是达官商贾而显其奢侈,也不会因他是一贫如洗的穷汉而有所淡漠。只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而已。事实上,一个对亲人不思念、对故乡不眷恋的人,也就是一个对现实生活不热爱、对自己亲人不负责任的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亲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它会陪伴我们的一生,这是一个非常简单而朴实的道理。
当然,对于故乡的爱,对于亲人的这种思念,也并不是说是对现有生活的否定,对于现存环境的抛弃,实际上,它是会转化为对现存生活环境加倍的热爱和珍惜。它会把这种带有感情色彩动能转化为更加努力地工作,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见异思迁是人的本质和属性,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也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对于故乡而言,能够走出来,闯出一番天地来固然很荣耀和自豪,但即使是背井离乡,为生活而谋生,那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不管怎么讲,因为故乡还是故乡,亲人还是亲人。我们不管是走到那里,也不管是浪迹在何方,对于故乡与亲人的思念,那是永远也难以抹得掉的,就象是人的影子一样会伴其终生。
这里想说的是,对于故乡的爱,对于亲人的思念,如果有条件的话,就常回家看看,常回家乡转转,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大可不必有什么顾忌,就如同海外的赤子一样,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他会非常自豪地讲,我是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因此,我们一定要抛弃那种狭隘的肤浅意义上的思念,而是要把这种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放在更加广阔和更为宽泛的意义上来看待,把我们这种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化为对祖国的爱,对中华民族的爱,这才是我们的真情所在,也才会变得非常有现实的意义。
(写于2001年8月20日)
王维对对联的民间传说故事
传说唐代诗人王维,有一年进京赶考,傍晚的时候走到一处荒野,荒野上只有一座小茅屋。王维在门外敲门,过了半天,一位年轻的姑娘出来开门。 王维把要留宿的想法和姑娘说了,姑娘听了之后微微一笑,说道:“我爹爹说了,让来的客人对对联,如果对上了,就可以留宿,如果对不上,恕不接待。” 王维一听,马上来了兴趣,一口答应,并且催促姑娘抓紧时间出题。姑娘吟道:空空寂寞宅,寡寓安宜寄宾宿? 王维一听,这个上联字字都是宝盖头,一时想不出来,觉得有点为难。 他正在那里苦思冥想,姑娘见他不做声,就说;“堂堂一位文人,连个对联都对不上,怎么进京赶考啊?”说着进去把门关上了。 王维很无奈,只好在黑暗中继续赶路。黑夜中不认识路,又是在荒郊野外,这可怎么办啊?王维很焦急,情急之中,他居然想到了下联,于是又匆匆返回敲门。姑娘开门见还是他,有点诧异,但还是听他把话说完。 王维这次昂首挺胸,十分自信地说出了下联:迢迢逶迤道,适逢邂逅遇迷途。 姑娘闻后,连连称妙,于是把王维迎进家中,盛情款待。 感悟 这副对联的魅力不仅在于上联和下联分别由同一部首的汉字组成,而且对联完全根据彼情彼景而出,读起来就像是这位少女和王维在款款对话:“先生您看,这个空空的茅屋里就住我一人,荒郊野外,让我怎么方便留宿宾客您呢?”“姑娘呀,我走了千里迢迢的路程,在这茫茫迷途中恰恰遇到了你,这真是你我的缘分,请你不要再推托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