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李奶奶发现自己走路的时候迈腿特别缓慢,原来闲不住的一个人,现在总懒得出门。起先,李奶奶的儿女并未在意,只觉得是老人家上了岁数,腿脚不灵便。但今年初开始,李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受控制,手抖得厉害,衣服扣子都系不上,脚下也总是磕磕绊绊。李奶奶这才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得到了确切的诊断。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相比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常见慢病管理的日趋成熟,有着中老年人健康“第三杀手”之称的帕金森病,公众对其了解却比较有限,就诊率和确诊率仍普遍偏低。
重阳节将至,老年人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大众关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春风指出,积极预防最明智,专病专治是关键。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已达250万,随着老龄化的加快,预计每年将新增病例10万人。然而,接近15%的患者在患病两年以上才去医院就诊,很多患者没有及时就医,错失了早期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机。
刘春风主任分析认为,帕金森病发病的因素跟三个方面有关系,一是老化,二是遗传,三是环境。“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有些人可能是遗传占的比重多,有些人是老化比较多。这三个因素在一起,相互作用,所以即使在一些散发性的人群当中,我们也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易感基因这类的病人,帕金森病发病之前确切的机制不清楚,但这三个因素应该是最主要的因素。”
对于帕金森病治疗,国际公认要关注三大治疗目标,即控制运动症状、改善非运动症状、防治运动并发症。刘春风主任表示,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经过长期的治疗,都可能产生运动并发症。通常运动并发症发生率在治疗一年后约为3%,6年后约为41%,9年后约为70%。而且,发病年龄小于60岁的年轻帕金森病患者更容易出现。
运动并发症是帕金森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引起患者和家属的足够重视。“运动并发症的治疗效果不佳,明智之举是预防其发生。”刘春风主任解释道,“在治疗初始就要为患者的长远治疗做打算,尽可能地延后和减少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大多推崇以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首选药物,尤其用于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病程初期。对于依从性欠佳或已出现运动并发症的帕金森病患者,可以选择缓释剂型,一天服药一次,可稳定维持全天血药浓度。”
“帕金森病不仅要关注运动症状,也要关注非运动症状。”刘春风主任说,运动症状包括运动迟缓、静止时手抖脚抖、四肢沉重僵直、姿态异常等,非运动症状包括抑郁、嗅觉减退、失眠、便秘等。
帕金森病一经确诊需要接受长期治疗,规范诊疗对于改善症状并维持患者较高的生活质量相当重要。据了解,目前,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在全国范围内已设立近500家,覆盖150个城市和县域。苏州地区已开设多家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分别设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院)、苏州明基医院、苏州市立医院东区(苏州第四人民医院)、苏州高新(600736,股吧)区人民医院等处。
陈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