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的诗歌有哪些
1、山外书 [作者]郑愁予 不必为我悬念 我在山里…… 来自海上的云 说海的沉默太深 来自海上的风 说海的笑声太辽阔 我是来自海上的人 山是凝固的波浪 (不再相信海的消息) 我底归心 不再涌动 2、梵音 [作者]郑愁予 云游了三千岁月 终将云履脱在最西的峰上 而门掩着兽环有指音错落 是谁归来在前阶 是谁沿着每颗星托钵归来 乃闻一腔苍古的男声 在引罄的丁零中响起 反正已还山门且迟些个进去 且念一些渡一些饮一些啄 且返身再观照 那六乘以七的世界 (啊钟鼓四十二字妙陀罗) 首日的晚课在拈香中开始 随木鱼游出舌底的莲花 我的灵魂 不即不离 3、牧羊女 [作者]郑愁予 那有姑娘不戴花 那有少年不驰马 姑娘戴花等出嫁 少年驰马访亲家 哎 那有花儿不残凋 那有马儿不过桥 残凋的花儿呀随地葬 过桥的马儿呀不回头……」 当你唱起我这支歌的时侯 我底心懒了 我底马累了 那时 黄昏已重了 酒囊已尽了…… 4、黄昏的来客 [作者]郑愁予 是谁向这边驰来了呢 这裹有直立的炊姻 和睡意蒙胧的驼铃 你也许是来自沙原的孤客 多情而爽朗的 边城的孩子 你也许带看被放逐的忧愤 摔着鞭子似的双眉 然而,你有轻轻的哨音啊 轻轻地 撩起沉重的黄昏 让我点起灯来吧 像守更的雁 5、错误 [作者]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6、当西风走过 [作者]郑愁予 仅图这样走过的,西风—— 仅吹熄我的蜡烛就这样走过了 徒留一叶未读完的书册在手 却使一室的黝暗, 反印了窗外的幽蓝。 当落桐飘如远年的回音, 恰似指间轻掩的一叶 当晚景的情愁因烛火的冥灭而凝於眼底 此刻, 我是这样油然地记取,那年少的时光 哎,那时光, 爱倩的走过一如西风的走过。 7、生命 [作者]郑愁予 滑落过长空的下坡, 我是熄了灯的流星 正乘夜雨的微凉, 赶一程赴赌的路 待投掷的生命如雨点, 在湖上激起一夜的迷雾 够了,生命如此的短, 竟短得如此的华美! 偶然间,我是胜了, 造物自迷於锦绣的设局 毕竟是日子如针, 曳着先浓後淡的彩线 起落的拾指之间, 反绣出我偏傲的明暗 算了,生命如此之速, 竟速得如此之宁静! 8、赋别 [作者]郑愁予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 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念此际你已回到滨河的家居 想你在梳理长发或是整理湿了的外衣 而我风雨的归程还正长 山退得很远,平芜拓得更大 哎,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 你说,你真傻,多像那放风筝的孩子 本不该缚它又放它 风筝去了,留一线断了的错误 书太厚了,本不该掀开扉页的 沙滩太长,本不开该走出足印的 云出自山谷,泉水滴自石隙 一切都开始了,而海洋在何处 这次我离开你,便不再想见你了 念此际你已静静入睡 留我们未完的一切,留给这世界 这世界,我仍体切的踏著 而已是你底梦境了……
于郑愁予的现代诗歌
有关于郑愁予的现代诗歌1 陨石 小小的陨石是来自天上,罗列在故乡的河边 象植物的根子一样,使绿色的叶与白色的花 使这些欣荣的童话茂长,让孩子们来采摘 这些稀有的宇宙客人们 在河边拘谨地坐着,冷冷地谈着往事 轻轻地潮汐拍击,拍击 当薄雾垂幔,低霭铺锦 偎依水草的陨石们乃有了短短的睡眠 自然,我常走过,而且常常停留 那蓝色天原尽头,一间小小的茅屋 记得那母亲唤我的窗外 那太空的黑与冷以及回声的清晰与辽阔 小小的岛 你住的小小的岛我正思念 那儿属于热带,属于青青的国度 浅沙上,老是栖息着五色的鱼群 小鸟跳响在枝上,如琴键的起落 那儿的山崖都爱凝望,批垂着长藤如发 那儿的草地都善等待,铺缀着野花如果盘 那儿浴你的阳光是蓝的,海风是绿的 则你的健康是郁郁的,爱情是徐徐的 云的幽默与隐隐的雷笑 林丛的舞乐与泠泠的流歌 你住的`那小小的岛我难描绘 难绘那儿的午寐有轻轻的地震 如果,我去了,将带着我的笛杖 那时我是牧童而你是小羊 要不,我去了,我便化做萤火虫 以我的一生为你点盏灯 有关于郑愁予的现代诗歌2 赋别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 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念此际你已回到滨河的家居, 想你在梳理长发或整理湿了的外衣, 而我风雨的归程还正长; 山退得很远,平芜拓得更大, 哎,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 你说,你真傻,多象那放风筝的孩子 本不该缚它又放它 风筝去了,留一线断了的错误: 书太厚了,本不该掀开扉页的; 沙滩太长,本不该走出脚印的; 云出自岫谷,泉水滴自石隙, 一切都开始了,而海洋在何处? “独木桥”的初遇已成往事了。 如今又已是广阔的草原了, 我已失去扶持你专宠的权利; 红与白揉蓝于晚天,错得多美丽, 而我不错入金果的园林, 却误入维特的墓地...... 这次我离开你,便不在想见你了, 念此际你已静静入睡。 留我们未完的一切,留给这世界, 这世界,我仍体切地踏着, 而已是你底梦境了...... 厝骨塔 幽灵们静坐于无叠席的冥塔的小室内 当春风摇响铁马时 幽灵们默扶着小拱窗浏览野寺的风光 我和我的战伴也在着,挤在众多的安息者之间 也浏览着,而且回想最后一役的时节 窗下是熟悉的扫叶老僧走过去 依旧是这三个樵夫也走过去了 啊,我的成了年的儿子竟是今日的游客呢 他穿着染了色的我的旧军衣,他指点着 与学科学的女友争论一撮骨灰在夜间能燃烧多久 有关于郑愁予的现代诗歌3 如雾起时 我从海上来,带回航海的二十二颗星。 你问我航海的事儿,我仰天笑了...... 如雾起时, 敲叮叮的耳环在浓密的发丛找航路; 用最细最细的嘘息,吹开睫毛引灯塔的光。 赤道是一痕润红的线,你笑时不见。 子午线是一串暗蓝的珍珠, 当你思念时即为时间的分隔而滴落。 我从海上来,你有海上的珍奇太多了...... 迎人的编贝,嗔人的晚云, 和使我不敢轻易近航的珊瑚的礁区。 乡音 我凝望流星,想念他乃宇宙的吉卜赛, 在一个冰冷的围场,我们是同槽栓过马的。 我在温暖的地球已有了名姓, 而我失去了旧日的旅伴,我很孤独。 我想告诉他,昔日小栈房炕上的铜火盆, 我们并手烤过也对酒歌过的—— 它就是地球的太阳,一切的热源; 而为什么挨近时冷,远离时反暖,我也深深纳闷着。
求郑愁予的赋别及赏析
郑愁予·赋别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 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念此际你已回到滨河的家居 想你在梳理长发或是整理湿了的外衣 而我风雨的归程还正长 山退得很远,平芜拓得更大 哎,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 你说,你真傻,多像那放风争的孩子 本不该缚它又放它 风争去了,留一线断了的错误 书太厚了,本不该掀开扉页的 沙滩太长,本不开该走出足印的 云出自山谷,泉水滴自石隙 一切都开始了,而海洋在何处 「独木桥」的初遇已成往事了 如今又已是广阔的草原了 我已失去扶持你专宠的权利 红与白揉蓝与晚天,错得多美丽 而我不错入金果的园林 却恶入维特的墓地…… 这次我离开你,便不再想见你了 念此际你已静静入睡 留我们未完的一切,留给这世界 这世界,我仍体切的踏著 而已是你底梦境了…… 《赋别》是一首写离别的诗,写一对男女恋人分手的悲歌。全诗分成三小段来展开诗意。 《赋别》一开始便点出了离别的时间与气候,他不说他跟他的女朋友的分手别离发生在一个风雨的夜晚,而说“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难道这一段感情,注定了会像风那般的轻?注定了会像让情人流下伤心眼泪的雨?难道这一段感情的结局,竟会走上似乎早已是命定了的“已真的成形了”的黑暗的夜晚?别离的时刻选在刮着风、下着雨的夜里,也的确为这分手的感伤营造了再恰当不过的气氛与时间了。然而分手却没有任何不必要的争吵与哭闹,她只是无言地笑了笑,诗人也只是无言地摆一摆手,于是,寂寞,便伴随着两个人,沿着一条完全背道而驰而永不会再交接的路上,向着两头无穷地伸展、伸展、再伸展……。“再见”,通常不就意味“不再见”吗?所以这句客套话在这情景下,岂不已变得完全是多余?还需要再说出来吗?“话”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但是默默无言的“笑”与“摆手”也是。诗人和他的女朋友的分手是不是真的像“释迦捻花,迦叶微笑”式地无言的“顿悟”,可是,他们两人的分手,真能让他们“顿悟”到了什么吗?还是“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这个顺序根本不过就是“颠倒”的,一下子竟由“顿悟”走向完全相反的反面而变成了彻底的“迷执”?“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这真是一种极高的文学笔法!寂寞是没有脚的,它不会向两个相反的路上伸展,但是,分手而失恋的人却会!“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宋代才华绝顶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句子。相思,它也是没有脚,它不会向汴京与济南两处奔跑,但是,对深切想念着对方的人所带来的苦恼与悲伤而言,这却让八百多年前的李清照眉头紧皱,她试着自我安慰地想,“月满西楼”的日子不能回来,也许会在月底回来吧!于是,眉头不皱了,然而,一想到月底他还不一定能回来那该怎么办!于是,那种紧紧握住她每一根神经才刚刚从眉头消除下来的苦恼,却又跑到心头上去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位诗人的手法真是出奇的相似!诗人和他的女朋友分手了,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可是,诗人却无法忘怀对方,他能不念、不想吗?于是,“念”此时此刻她可能已经回到她湖滨的小屋,“想”到现在她可能正在梳理着她被风吹乱了的长发,或者是整理着她被雨打湿了的外衣。这种无法自拔的悬念,不正是仍深深地爱着对方的明证吗?然而等待着诗人的是什么?是风雨交下的漫漫长路的寂寞归途!诗人的内心的感觉是什么?是孤单、渺小、落寞、迷惘、沮丧与一片漆黑!“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是北宋欧阳修的名句,写送别的人与离去的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他们就像被无穷地拉开的宽广世界所隔绝,即使登上高楼,倚遍高栏,然而对方心意已决,便不会再回头,从分手的那一刹那开始,便步步走出了他的世界,越走越远,最后完全消失于无形!但是,诗人郑愁予并不这样写,他离开了分手的伤心地后,似乎是风雨兼程地乘坐火车回家的,火车经由丘陵地带奔驰进入了一片宽广的平芜,于是山便慢慢向后退,越退越远,平芜就由于山的不断地后退而拓得更宽广更阔大,用这个渐渐宽广阔大的平芜去衬托出火车上的失恋的诗人,他,是何等地孤单、渺小和落寞!这宽广阔大的平芜,岂不正好为当前孤单、渺小和落寞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完全贴切的舞台?南宋末年的词人蒋捷有一首写听雨的《虞美人》词,其中写“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正可与郑愁予这里的写法作一比较。词人蒋捷写他人在中年,远离熟悉的家人亲朋,奔波于旅途的客舟上,宽阔无际的江面,因为下着雨,天也蒙蒙的一整片,连着无边无际的滔滔江水,这个宽广无边的大江紧密地连着天际而形成无穷无边的水天一色,正好衬托出坐在小船上的词人蒋捷,他,是何等地孤单、渺小和落寞!这个蒙蒙的水天一色的无边无际,不正好就是当前的词人蒋捷最贴合不过的舞台吗?然而,就在这个时刻,在秋日的西风里,一只离群的孤雁在大江上呼喊着它的同伴,“你们在哪里?你们在哪里?”这一声声悲切的呼喊,难道不是发自词人蒋捷的内心?客观的景色原来只不过就是主观的内心世界所投射出去的。这种中国传统诗词的绝妙手法,早已为只有二十二岁的诗人郑愁予所充分地掌握!但是,诗人还是不能完全明白过来,为什么他们会走上分手一途?他迷惘、沮丧,他的内心早已漆黑一片,但是诗人郑愁予却不直接地说出来,他却经由失去了她之后的世界,就像“已真的成形了”的黑暗世界一样,毫无意义与一片漆黑。这第一段的写法,经由想她正“在梳理长发”与“整理湿了的外衣”去回应一开始的“是风”与“是雨”,以及经由“哎,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去回应“是夜晚”,便让诗的第一段展现出紧密细致而环环相扣的有机组织,这难道不是大手笔? 解放后1960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 ,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赋别》郑愁予
🎧梅凉为你读诗文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
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念此际你已回到滨河的家居,
想你在梳理长发或是整理湿了的外衣,
而我风雨的归程还正长;
山退得很远,平芜拓得更大,
哎,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
你说,你真傻,多像那放风筝的孩子
本不该缚它又放它
风筝去了,留一线断了的错误;
书太厚了,本不该掀开扉页的;
沙滩太长,本不该走出足印的;
云出自岫谷,泉水滴自石隙,
一切都开始了,而海洋在何处?
“独木桥”的初遇已成往事了,
如今又已是广阔的草原了
我已失去扶持你专宠的权利;
红与白揉蓝于晚天,错得多美丽,
而我不错入金果的园林,
却误入维特的墓地……
这次我离开你,便不再想见你了,
念此际你已静静入睡。
留我们未完的一切,留给这世界,
这世界,我仍体切地踏着,
而已是你的梦境了……
郑愁予赋别的写作背景
郑愁予的和这两首诗也是我极其喜爱的.郑愁予的诗情浓以淡笔写出,回味悠长.
《赋别》是一首写离别的诗,写一对男女恋人分手的悲歌。全诗分成三小段来展开诗意。
《赋别》一开始便点出了离别的时间与气候,他不说他跟他的女朋友的分手别离发生在一个风雨的夜晚,而说“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难道这一段感情,注定了会像风那般的轻?注定了会像让情人流下伤心眼泪的雨?难道这一段感情的结局,竟会走上似乎早已是命定了的“已真的成形了”的黑暗的夜晚?别离的时刻选在刮着风、下着雨的夜里,也的确为这分手的感伤营造了再恰当不过的气氛与时间了。然而分手却没有任何不必要的争吵与哭闹,她只是无言地笑了笑,诗人也只是无言地摆一摆手,于是,寂寞,便伴随着两个人,沿着一条完全背道而驰而永不会再交接的路上,向着两头无穷地伸展、伸展、再伸展……。“再见”,通常不就意味“不再见”吗?所以这句客套话在这情景下,岂不已变得完全是多余?还需要再说出来吗?“话”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但是默默无言的“笑”与“摆手”也是。诗人和他的女朋友的分手是不是真的像“释迦捻花,迦叶微笑”式地无言的“顿悟”,可是,他们两人的分手,真能让他们“顿悟”到了什么吗?还是“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这个顺序根本不过就是“颠倒”的,一下子竟由“顿悟”走向完全相反的反面而变成了彻底的“迷执”?“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这真是一种极高的文学笔法!寂寞是没有脚的,它不会向两个相反的路上伸展,但是,分手而失恋的人却会!“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宋代才华绝顶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句子。相思,它也是没有脚,它不会向汴京与济南两处奔跑,但是,对深切想念着对方的人所带来的苦恼与悲伤而言,这却让八百多年前的李清照眉头紧皱,她试着自我安慰地想,“月满西楼”的日子不能回来,也许会在月底回来吧!于是,眉头不皱了,然而,一想到月底他还不一定能回来那该怎么办!于是,那种紧紧握住她每一根神经才刚刚从眉头消除下来的苦恼,却又跑到心头上去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位诗人的手法真是出奇的相似!诗人和他的女朋友分手了,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可是,诗人却无法忘怀对方,他能不念、不想吗?于是,“念”此时此刻她可能已经回到她湖滨的小屋,“想”到现在她可能正在梳理着她被风吹乱了的长发,或者是整理着她被雨打湿了的外衣。这种无法自拔的悬念,不正是仍深深地爱着对方的明证吗?然而等待着诗人的是什么?是风雨交下的漫漫长路的寂寞归途!诗人的内心的感觉是什么?是孤单、渺小、落寞、迷惘、沮丧与一片漆黑!“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是北宋欧阳修的名句,写送别的人与离去的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他们就像被无穷地拉开的宽广世界所隔绝,即使登上高楼,倚遍高栏,然而对方心意已决,便不会再回头,从分手的那一刹那开始,便步步走出了他的世界,越走越远,最后完全消失于无形!但是,诗人郑愁予并不这样写,他离开了分手的伤心地后,似乎是风雨兼程地乘坐火车回家的,火车经由丘陵地带奔驰进入了一片宽广的平芜,于是山便慢慢向后退,越退越远,平芜就由于山的不断地后退而拓得更宽广更阔大,用这个渐渐宽广阔大的平芜去衬托出火车上的失恋的诗人,他,是何等地孤单、渺小和落寞!这宽广阔大的平芜,岂不正好为当前孤单、渺小和落寞的诗人提供了一个完全贴切的舞台?南宋末年的词人蒋捷有一首写听雨的《虞美人》词,其中写“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正可与郑愁予这里的写法作一比较。词人蒋捷写他人在中年,远离熟悉的家人亲朋,奔波于旅途的客舟上,宽阔无际的江面,因为下着雨,天也蒙蒙的一整片,连着无边无际的滔滔江水,这个宽广无边的大江紧密地连着天际而形成无穷无边的水天一色,正好衬托出坐在小船上的词人蒋捷,他,是何等地孤单、渺小和落寞!这个蒙蒙的水天一色的无边无际,不正好就是当前的词人蒋捷最贴合不过的舞台吗?然而,就在这个时刻,在秋日的西风里,一只离群的孤雁在大江上呼喊着它的同伴,“你们在哪里?你们在哪里?”这一声声悲切的呼喊,难道不是发自词人蒋捷的内心?客观的景色原来只不过就是主观的内心世界所投射出去的。这种中国传统诗词的绝妙手法,早已为只有二十二岁的诗人郑愁予所充分地掌握!但是,诗人还是不能完全明白过来,为什么他们会走上分手一途?他迷惘、沮丧,他的内心早已漆黑一片,但是诗人郑愁予却不直接地说出来,他却经由失去了她之后的世界,就像“已真的成形了”的黑暗世界一样,毫无意义与一片漆黑。这第一段的写法,经由想她正“在梳理长发”与“整理湿了的外衣”去回应一开始的“是风”与“是雨”,以及经由“哎,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去回应“是夜晚”,便让诗的第一段展现出紧密细致而环环相扣的有机组织,这难道不是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