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的偏旁部首是什么
部首:毛 读音:máo 意思: 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 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 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 引证: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 解释:羽毛没有长成,鸟绝不可以高飞。 组词:毛笔 、毛病、 毛竹、 皮毛 、毛巾、 毛线、 毛衣 、鸡毛、 毛纺、 羽毛。 1、毛巾[máo jīn] 擦脸和擦身体用的针织品,织成后经纱拳曲,露在表面,质地松软而不光滑。 2、毛衣[máo yī] 用毛线织成的上衣。 3、毛笔[máo bǐ] 用某些动物的毛制成的笔,是书写汉字和画中国画的传统工具。 4、毛线[máo xiàn] 通常指羊毛纺成的线,也指羊毛和人造毛混合纺成的线或人造毛纺成的线。 5、毛病[máo bìng] 指器物发生的损伤或故障,也比喻工作上的失误。
毛的部首是什么
“毛”的部首是:“毛”。 “ 毛 ”拼音 [ máo ] ;笔划:4;部首:毛 。 释义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2、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3、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3、粗糙,没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4、不是纯净的:毛利、毛重。 5、行动急躁:毛躁。 6、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毛了。 7、小: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8、货币贬值:钱毛了。 9、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毛钱。 10、姓氏。 相关古籍王燕则诸侯毛。——《周礼·司仪》 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欬论》 其动物宜毛物。——《周礼·大司徒》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毛字的偏旁是什么?
毛的偏旁是毛。 毛,汉字,有多种意思,指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像毛的东西、东西上长的霉、粗糙、不纯净的、做事粗心、惊慌、发怒、指货币贬值等,还是量词、姓氏。 笔顺: 组词解释: 1、毛巾 [máo jīn] 用来擦拭或擦干的一种能吸水的织物,常为长方形。 2、毛手毛脚 [máo shǒu máo jiǎo] 做事情冒冒失失,粗心大意。 3、毛线 [máo xiàn] 以羊毛或人造纤维等为材料所纺成的线。 4、毛笔 [máo bǐ] 用某些动物的毛制成的笔,是书写汉字和画中国画的传统工具。分紫毫(兔毛)、狼毫(黄鼠狼毛)、羊毫(羊毛)、间毫(杂以两种动物的毛)等多种类型。 5、毛衣 [máo yī] 机器或手工编织的毛线上衣。
毛字的部首是什么?
一、毛的部首:毛 二、拼音:máo 三、释义: 1、指人或人群:居~。~族。 2、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 3、某族的人:汉~。回~。 4、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四、笔画:撇、横、横、竖弯钩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眉毛 [méi mao] 生在眼眶上缘的毛。 2、毛毯 [máo tǎn] 用兽毛纤维、化学纤维等织成的毯子。 3、毛毡 [máo zhān] 毡子。 4、绒毛 [róng máo] 人或动物身体表面和某些器官内壁长的短而柔软的毛。 5、毛坯 [máo pī] 已具有所要求的形体,还需要加工的制造品;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