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强上学生:双减”六步法,从心出发提升教育自信

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北京经开区校内校外双向发力,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半个多学期过去了,“双减”政策效果如何?“双减”以后的学习、生活等有哪些变化?对“双减”工作还有什么期待?围绕这些问题,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邀请了区内各所学校的校长、老师、家长、学生分别谈谈他们的观察和看法。
?
校长说
“双减”六步法 从心出发提升教育自信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校长  王教凯
2021年7月24日,我国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一时之间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以下简称人开)以学校已有的“具身五育”“五自品质”理念为基础,探寻教育本真,从心出发,提出“育人先育心,育才先育德”的理念,聚焦教育观念变革,激发教师素养提升潜能,撬动课堂、课程“减负提质”的原动力,全力推动“双减”政策在学校这一教育主阵地中扎实有效落地。
变革教育观念是关键
教师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教育教学的实行者,也是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更是“减负提质”的关键和核心。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从心出发,在观念变革、方式方法,乃至自身发展上,作出相应的改变和努力。
在“双减”的新形势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双减”能否落地,能否取得实质性收效的关键。变革教育观念,既是教师在专业路上从容前行的先决条件,更是教师适应“双减”新形势的必然选择。树立全新的教育观,首先要摒弃“一味应试”的观念,树立“尊重规律”“回归本真”的观念;其次要抛弃“唯分数是从”的观念,树立“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观念;第三要放弃“大一统”“只有优生”的观念,树立“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生命都舒展”的观念;第四要唾弃“减负就是躺平”“减负等于减责”的观念,树立“减负不减质”“减负不推责”“负担减下去,素质提上来”的观念。
发展教育,必先发展教师。“双减”之下的“减负提质”离不开一大批高素养教师的支撑。人开全体教师同心落实“双减”工作,合力提升教育自信,总结了人开“双减”六步法:
第一步:课堂增效提质,增加获得
一方面,在北京经开区统一安排下,学校组织教师多次参加市教委“双减”工作的系列培训,以及北京市教科院、海淀进修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系列培训。学科组、年级组共同研究课堂教学,通过引领、引路、引导、引发以及吸引,打造“引力课堂”,最后达到一种引人入胜的教学境界,从而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零起点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学透、学足。另一方面强调让学习真实发生,强调每节课下课前的评价,落实当堂学习的效果,抓好知识真落实,增加学生获得感,从而提升减负的效果。
提高备课实效。“双减”之下,既要把学生的课业和校外培训负担减下去,又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既“会学”,又“学会”,教师的备课尤为重要。助力减负,教师首先必须从认真备课做起。教师的备课除了备教材,还要备教法,备教具;除了备学生,还要备学情,备学法;除了备学科知识,还要备学科所蕴含的核心素养,从而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
架构理想课堂。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学生的生命场。教师要淡化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成为课堂的主人,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与质疑;要提倡“小先生制”,支持学生教学生,以学生带学生;要创新课堂模式,为学生进入主动学习、能动学习、生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愉快学习积极创造氛围和条件,从而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增加学生实践应用的时间,增加师生沟通交流的时间。
第二步:作业精心设计,增加兴趣
学校一方面严格控制作业量,严格落实“双减”文件中一、二年级“0”作业,三至六年级“30-60分钟”作业的要求,尽量在校完成作业面批。另一方面,丰富作业内容与形式,提高作业质量,增加学生兴趣。人开探索“五自理念”下的作业设计,周一至周五每天作业不同,包括自然作业(必选作业)、自主作业(任选作业)、自由作业(合作作业)、自信作业(自主设计)、自省作业(错题集)。通过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业设计,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减轻课内学业负担的目的。
改革作业设计。“双减”首先减的是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因此,对学生的作业要求和布置,就绝不能仅停留于过去的老套路。教师应该用心“备题”,细心“选题”,精心进行作业设计。少布置重复性的、滥竽充数的作业,多布置一些“量少质高”“以一当十”的作业;少布置纸笔作业,多布置一些“口头作业”和“实践作业”;少布置机械的、整齐划一的作业,多布置一些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适合的作业菜单,让学生拥有选择作业的权利和机会。
第三步:个性答疑辅导,增加信心
学校研究北京经开区家庭的特点,学生差异较大,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安排正高级、特级、省市骨干等优秀教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让校内优质的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辐射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从内动力方面给予学生更多力量来积极面对学业,帮助学生减轻学业负担。
作为正高级老师,我先试先行,每周四给高一年级数学学科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一课时的个性辅导答疑,提升学生的自我获得感,增强学习信心,目前效果很好,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好评。学校也正在积极筹划组织更多的优秀教师开展跨年级的学科答疑辅导,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高效辅导。
第四步:多彩课后服务,增加素养
作为北京市为数不多的“三金学校”(金鹏、金帆、金奥),学校发挥品牌优势,通过引进校外优质资源,同时充分调动校内教师发挥个人专业、兴趣爱好等特长,开设益于学生成长,深受学生喜欢的课程。学校首先梳理出往年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将其分为体育、劳动、艺术、科学、语言、棋类、非遗、编程八个门类,开设100余门具体的课程,通过课程的丰富多样提升学生的素养,从而达到减负的效果。
研发卓越课程。课堂变革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是课程,没有卓越的课程,就没有真正的课堂变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在“双减”下,依据国家教材,生成相应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班本课程、特色课程、微课程,让国家教材地方化,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班本化,班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微型化,应该是当务之急,也是每个教师为之需要做出的探索与尝试。
推进社团活动。“双减”下,学生在校时间延长,靠讲知识、写作业打发在校时光,既可能伤害学生身心健康,又可能给他们带来厌学弃学情绪。因此,教师应该结合课后服务,尽可能设计出门类齐全,能够涵盖每一个学生兴趣的社团。在参与中,让每个学生彰显个性,展示特长,都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志趣相投的学生在活动中找到同伴,从而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成就他们的学习梦想。
第五步:温暖延伸服务,增进师生关系
在北京市提出的“5+2”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5+3”。17:30-18:30开展托管服务,做了一个温暖的延伸,延伸后拉近了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近了,学生才能学得进去学得好,从而达到减负的效果。学校调动党员、年轻住校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党员教师和青年住校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看管工作。
第六步:家校协同共育,增加家长信任
人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家校协同工作。线上:实施导师团家访制度,开通校长热线。线上我们有“1+x”导师团队,一个团队对应着一个学生,团队中有校长、年级主任、班主任,从多个角度全方位了解学生情况,帮助学生全面个性成长。线下:举办家长开放日,实行精准入户家访,有计划开展家长课程。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引领推动了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降低了家长的焦虑感,实现了家庭教育功能的强化,携手共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强大内心,坚定前行
学生天性不同,禀赋各异。若用考试和分数去丈量,多数学生可能会被丈量成差生和陪读生。适应“双减”要求,教师要有勇气破除分数唯一的评价标准,坚持多一把尺子评价,多一些标准评价,从学生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人际关系、行为习惯等方面给予多维评价,从学生的成长进步、一点一滴变化中加以客观评价,让孩子们“看见自己”“相信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让每一个孩子都阳光自信,充满活力,坚定前行。
人开“双减”六步工作环环相扣,围绕一个核心即强大内心,力求培养有内动力、内生力、内驱力的学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领学生通过强大内心,强大内化压力的能力,所以我们提出“育人先育心,育才先育德”,使学生在“具身五育”理念的引领下,成为身心有力、德才兼备的人开学子。人开“双减”六步工作,力求在温暖中为每个孩子开启更加美好的未来。
家长说
共践“双减” 同心育人待花开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五年级姜明阅家长  姜文东

“双减”政策发布以来,相信很多家长和我一样,对“双减”后的诸多变化感触良多。
没有了早早起床的睡眼朦胧,换来的是精神抖擞的“零点体育”;没有了“内卷”下的课外培训班,换来的是学校课堂的提质增效;没有了深更半夜陪孩子做作业的“河东狮吼”,换来的是寓教于乐的体验式学习。孩子的成长让我们欣喜,学校在“双减”背景下采取的针对性行动更让家长们安心。
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引导学习者成人为务,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正如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以下简称人开)的校训:做有使命感的中国人。从人开的“双减”实践,我们看到了可喜的变化:孩子懒学厌学的情绪持续降低,教育质效不断提升。孩子每天分享的是在学校快乐学习,这不就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目标吗?
这都是人开“双减”六步法所取得的积极成效,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又该做些什么,来陪伴孩子享受教育、茁壮成长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点着手:
一是认同并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孩子教育上,家长应该当仁不让地发挥核心作用,带头转变观念,抛弃“唯分数论”,树立“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观念。
二是做好“陪伴”不做“工头”。很多家长的陪伴就是看着孩子写作业,带着孩子参加各类培训班等,这样的陪伴对孩子而言不仅没有益处,反而是种负担。我们要做的不是像“工头”一样分派任务后盯进度,而应该用心、用情、用智慧、用方法做到高质量陪伴。
三是加强与学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很多家长忙于工作,习惯于将孩子交给学校就不再多管多问,忽略了孩子在校期间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情况。孩子的成长成才需要学校家长共同努力,及时沟通交流可以很好地了解孩子一段时间的变化,有助于针对变化采取适合的方式方法,确保孩子成长教育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四是因时因势兼顾成长和成绩。一方面,我们要结合孩子自身特质,帮助孩子在感兴趣的领域探索实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中考、高考的选拔机制。所以,教育既要有兴趣的引导,也要有数学语文等基础学科培养,推动每一位孩子都能成长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五是定期审视自己和孩子。家长和孩子在快节奏生活中需要持续更新充电,认真审视自身和孩子身上的变化,对好的变化要鼓励引导,对不好的甚至是错误的倾向变化要及时发现和调整。
行不言之教,做有心之人,让我们和学校携手共践“双减”,同心育人待花开!
学生说
“双减”带给我的是“加法”
■北京市中芯学校六年级4班 王浩宇    
■指导教师 李晶晶

这个学期,我国中小学生迎来了“双减”政策,我们学校一贯倡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理念,老师们更是积极响应、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开学两个多月以来,发生在我身上的变化说明:“双减”带给我的不是“减法”,而是实实在在的“加法”。
首先,各科老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老师们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对我们的思维启发,引导我们走进知识的大门,展开想象的空间,实现思维能力的飞跃。同时将听、说、读、写四大方面能力训练与科学、道法、音体美相结合,不仅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还让我们对书本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家庭作业量明显减少,作业设计更有新意,做作业的兴趣随之增加,效率也相应提高,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锻炼身体。这学期以来,我给自己制订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每天放学半个小时跑步和立定跳远,20分钟坐位体前屈和仰卧起坐,每个周末打羽毛球和篮球。经过努力,我在体能和协调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周末,我的课外培训班全部取消了,让我有了充足的时间对音乐艺术进行探索与追求。从小到大,我一直对音乐艺术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钢琴。这段时间,我不但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练习钢琴,还自学了音乐基础知识。国庆期间,我参加了钢琴考级,并顺利获得证书。每一次挑战、每一次历练都让我对音乐产生新的感悟。现在,我们学校正举办一年一度的《感恩绽放、爱在四方》义演活动,我在积极准备为年级、班级、团体等多个节目进行钢琴伴奏。指尖流淌的旋律,表达了我对音乐的热爱之情,也是对自己的鼓励和期盼!
每天晚上在学习和练琴之外,我和妈妈还有一个约定: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刷碗、晒衣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从做家务中,我体会到了家长的辛苦和劳动的乐趣。
总之,“双减”给我带来的不是少学或不学,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学习,不负年少,不负青春,长大以后做祖国的栋梁之才!

上一篇:老师强上女学生:学生冲上讲台殴打女教师,教育局处理了,引起的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