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能不能罚学生:老师罚学生有新招,简单直接效果显著,学生表

我国老一辈的人非常信奉这两句话,“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才”,所以七零后、八零后在小的时候很少有不挨父母打的,犯了错误就拎过来打一顿似乎是常事,有时候这还算好的,偶尔和家长辩解几句、或者家长一个不顺心又会挨一顿打。

而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也会和老师说这么一句话,“老师你别客气,尽管管教,孩子不听话就打,打坏了算我的”,一副“大义凛然”把孩子豁出去了的样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体罚”这种教育形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为何“体罚”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体罚”这种教育形式由来已久了,教育部也在很早就对此有所规定,任何老师不得以任何原因或形式“体罚”学生,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过去的老师管教起学生来一点不“体罚”的那是少之又少,毕竟,连罚站都算一种“体罚”,而谁小时候没有因为回答错问题被罚站过呢?

直到时间进程推到零零后入学之时,“体罚”才算正式真正地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么又是因何原因退出的呢?这要从三部分来讲。

首先,过去家里孩子多,照顾起来也并不怎么尽心,磕着碰着都不算大事,父母都在奔生活,好不容易孩子进学校有人给管着,开心还来不及,也不会计较老师多打一下少打一下,只要不真的打坏了,怎么都好说,而现在的孩子大都从小娇生惯养,从小就是父母心中的“宝贝疙瘩”,自己都舍不得碰一下,怎么能愿意老师去打呢。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也对科学教育研究的更加深入,科学表明,教育孩子靠“体罚”是完全无用的,那是管教者无能的表现,所以在管教孩子时“体罚”这种形式也不再被提起。

最后,并不排除有一些枉为人师的老师,以“体罚”学生为乐,这样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身体,也会伤到孩子的心灵,由此,“体罚”学生被严令禁止。

“新式体罚”在中小学盛行,老师不打不骂

但不再“体罚”后,教学的管教方面就出现了空白,听话懂事的学生本就不需要惩罚什么,犯了错误一个老师一个眼神过去,就会马上改正,而“体罚”的本就是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但如今不能“体罚”,又该如何管教呢,于是应对这群“混世魔王”有着丰富经验的中小学老师又发明了一种“新式体罚”,也就是罚抄写。

学生一旦犯错误并且屡教不改,教师不打不骂,不再大动肝火,微微一笑,拿出科目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再用手指比出个数字,意思是抄几遍,学生无法发作,连辩解的空间都不给,只能乖乖认罚。

这种“新式体罚”既能够让调皮捣蛋的学生安静下来,磨炼性情,又能在抄写中加深对重点知识的印象。

并且这种“新式体罚”灵活机制颇高,适应每一学科,语文老师可以罚抄写要背诵的古诗词,数学老师就是公式,而英语老师可以让学生一遍遍地抄写单词,可谓定点罚抄,效率奇高。

这种“新式体罚”方式闪着老师智慧的结晶,可是把学生给“折磨”透了,毕竟对于能让老师用上惩罚的学生,宁可被罚站被打,也不想去学习,更何况是要一遍一遍枯燥地抄写。

面对“新试体罚”,家长的担忧

面对老师想出的“新式体罚”,家长的态度不一,支持的大多表示孩子确实因为这种方式学习的时间增多,成绩也有所提高,但表示忧虑的理由就更为多种多样。

一部分家长说,老师让罚抄写的内容和遍数太多,孩子往往要写到深夜,这样睡眠时间减少,会让孩子在真实上课学知识时没有精神,学不好又被罚抄,如此恶性驯化,实不为良策。

也有家长觉得这样机械式地抄写并不能实质地提高自家孩子的学习成绩,脑子不思考,只是一遍一遍地重复抄写,事倍功半,耽误时间也会让孩子感到过于疲累。

还有一部分家长表示自家孩子本来成绩很好,但就是因为老师罚抄写,孩子直接写到厌恶学习,成绩反而下滑得很厉害。

总结:看来这种“新式体罚”对象还是要因人而异,不适用于所有情况,而且老师在罚抄写时要算好抄写量,不宜过多导致学生缺少睡眠时间。

互动话题:你对这种“新式体罚”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上一篇:老师能不能打学生?:教师成“高危行业”?初中男生校内打伤女老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