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的幸福童年:鲁迅的《朝花夕拾》:童年父亲严厉,少年家道中

鲁迅,用战斗的笔书写一生,而他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却饱蘸深情,回忆了悠悠往事。

从童年到中年,从懵懂天真到历经沧桑,《朝花夕拾》不仅是他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人生百态的缩影。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尘封的往事,琐碎的日子,终究渐行渐远,让人遗忘。

然而,生命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时刻,永远闪光。

童年,苦与乐都是成长。

每个人的童年,都珍贵而难忘,拥有很多快乐,也夹杂些许苦涩。

书中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曾让多少人艳羡鲁迅先生的童年。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这充满无尽乐趣的百草园,成为鲁迅儿时百去不厌、流连忘返的秘密花园,让人神往。

然而,即便是孩子,也不能每天都在乐园里度过,还是要品尝生活的苦涩。

不久,鲁迅便从浪漫的百草园,被送往附近的三味书屋。

面对每天“之乎者也”的读诵、满满的枯燥课程、严厉的私塾老先生,还得时时提防戒尺、罚跪等,鲁迅唯一的慰藉是有同学相伴。

但随着年岁渐长,更大的苦涩还在后面。

父亲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也败落下来。

作为家庭的长子,鲁迅不得不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他的生活,从天上掉落人间,从无忧无虑的大少爷,变成落魄忙碌、受人白眼的“小乞丐”。

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然而,正因为年少经历的这一番生活苦难,让日后的鲁迅变得深刻而清醒,为改变黑暗的社会现实而奋勇前行。

正因为曾经那弥足珍贵的儿时欢乐,让半生漂泊的鲁迅,内心总有一份笃定和温暖。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苦有甜,难得圆满。

当拥有幸福欢乐时,哪怕是母亲的一次拥抱,老师的一句称赞,和小伙伴的尽情嬉戏,都让人心中承载了纯粹的喜悦。

当身陷苦涩惆怅时,或者是一次误会、一次打击、一次变故,或者是不被重视、不被爱和看见,都让人产生长久的隔阂和挫败感。

哪怕成年以后,内心还是会隐隐作痛,轻轻叹息。

都说:“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然而,童年只是人生的短暂驿站,无论悲欢,都是成长的底色。

如何在这底色上,学会珍惜、经受历练,书写好自己的故事,才是幸运与否的关键。

亲情,痛和爱是一体两面。

自古以来,严父慈母式的家庭,父亲多是一副严厉面孔,总是“恨铁不成钢”。

鲁迅小时候拥有母亲和佣人等浓浓的关爱,唯独对父亲的严厉,心怀畏惧。

书中谈到,有一次全家人去参加迎神会,难得的玩耍好时机,鲁迅兴奋异常。

可偏偏在“万事俱备、只待出发”的节骨眼上,父亲严肃地说:“去拿你的书来”,鲁迅如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然后,父亲甩下命令:“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慑于父亲的威严和对玩耍的渴望,鲁迅快速地完成了这枯燥无比的背书任务。

然而,渴盼已久的内心,突然遭遇一番波折,再也提不起兴致。

后来,鲁迅回忆游玩的全程,只记得背书一件事。

这是少年鲁迅心头的一大遗憾和恨事,童年也因为父亲的严厉,失去了很多乐趣。

可是,对父母的一时怨愤和忌恨,并不能掩盖真正深沉的爱。

当父亲身患重病时,鲁迅日夜奔波,为父亲请医问药,侍奉左右。

弥留时刻,听从隔壁衍太太的指示,他一声接一声地,在床边大声呼喊父亲。

鲁迅后来回想,这样的做法极为不妥。

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感到不安。

然而,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孩子,对临终父亲深深的不舍?这一声声的呼唤,又何尝不是一种倔强的坚持和希望?

成年后的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总有一种无法言明的疏离和落寞。

我们曾经向往星辰大海,无法忍受父母的管束和期待,渴望摆脱亲情的羁绊,渴望远离故乡。

然而,总有一天会明白,父母永远是我们心头最重要的依托。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你花心思、花时间最少,但却最爱你、不图回报的人。

我有一个朋友,小时候特别叛逆,常与父亲争吵不休,直到成年,他和父亲的关系仍若即若离。

然而,当得知父亲身患重病,时日不多时,朋友却挺着中年发福的身体,风雨无阻地给父亲送汤送饭。

一得空,他就赶往医院看望、陪伴老父亲。

医院里的病友,都啧啧称赞他的孝顺,却不知他们以前是水火不容的死对头。

心理学上说:“痛和爱是一体两面,你有多爱,就可能有多恨。”

透过病痛,更能学会理解爱。面临得失,更能懂得珍惜情感。

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亲情。

在一场场痛和爱的交织里,我们终将认清,谁才是世界上最亲的人。

所谓人生,一半怀念,一半遗忘。

人一路成长,不免跌跌撞撞、困顿迷茫。

然而,一生里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在你的记忆里一直闪光。

鲁迅幼年时的保姆阿长妈妈,保守又唠叨。

然而,她却为了鲁迅心心念念、求而不得的一本《山海经》,默默想尽办法,帮他实现愿望。

这份热忱和记挂,成为一个孩子一生的温暖和慰藉,这本书也成为他“最为心爱的宝书”。

可是,直到后来,鲁迅连她真正的姓名,都还不知道。

之后,鲁迅远赴日本求学时,又遇到藤野先生。他正直严谨,亲手为鲁迅的讲义做修改,足有厚厚的三大本。

然而多年以后,藤野先生已对这个中国留学生,了无印象,但鲁迅一直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书房。

每每在疲倦懈怠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也许在保姆阿长妈妈、老师藤野先生眼中,他们只是恪尽职守,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然而,在鲁迅眼中,他们却似心底永远的火炬,对他的一生产生久远的影响。

生活就是这样,你在怀念别人时,也许早已被别人遗忘。

你早已遗忘了别人,别人却一直将你珍藏。

经历岁月的浮沉,有谁已经忘记你,有谁一见你,却还能立刻喊出你的名字?

晚年的鲁迅,再次见到童年最好的玩伴闰土,跟他提及儿时的趣事,而闰土只是说了一句:“有吗?我不记得了。”

现实中,遇到多年未见的密友,提起曾经的相处细节,对方可能也是同样的话:“不记得了”,貌似不经意的一句回答,却能击破整个回忆和想念的心海,让人唏嘘感叹。

时空和岁月让往事泛黄,心底的想念却倔强地闪亮。

老师、同学、故人、老友之间,终是会有一个人,记得过去种种,对方却早已释怀。

所谓人生,一半怀念,一半遗忘。

生命如白驹过隙,平凡的点滴匆匆即逝,无处可寻。

正如书中提到,鲁迅儿时最爱的瓜果,成年后再欣欣然地吃起,却再也没有了童年时的美妙滋味。

然而,那些经过时光长河,而历久弥新的,却是对几个人、几件事的刻骨念想。

善良朴素的阿长妈妈,正直热忱的藤野先生,不苟言笑的父亲,是鲁迅生命中永远的光。

而我们的记忆中,何曾没有这样的光?

正是他们,让我们不再迷茫,不再无助,胸怀温暖,迈向前行的路。

而我们,或许也在不经意的时刻,成为照亮别人生命的一线光。

“不思量,自难忘。”

上一篇:老水手的歌朗诵配乐:西芮、詹骁朗诵 |《老水手的歌》 作者:曾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