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麦种植的田间管理有何注意事项?
绿色小麦种植的田间管理要点 1.合理选择土壤和环境 在对绿色小麦开始种植之前,必须要科学选择土壤和其适宜生长的环境。在这个时候,首先,要对绿色小麦的种植区域进行全面的筛选,保证周围没有化工、矿区等污染源出现。另外,要保证选择的区域水源充足、安全。其次,要保证选择的种植区域有充分的阳光照射,避免种植在荫蔽的林果园地。最后,要对绿色小麦的种植区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保证土壤的养分含量能够满足小麦种植的需求。如果土壤条件不能和小麦种植要求相一致,就要在第一时间调节土壤环境。除此之外,在种植小麦的时候,要对除草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一般来说,在春季小麦返青拔节初期(4 月上旬前)完成除草工作。 2.高质量整地和规范化播种 要按照“齐、平、碎、松、净、墒”方针,全面推广机械深耕作业,提高整地质量。通过积极采取土地流转、土地平整和高标准粮田建设等措施,切实解决土地碎片化和果粮间作问题,积极推广适合机械作业的整地技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要结合当地实际,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播种进度,确保最佳适播期内播种。 3.做好水肥方面的管理 在进行绿色小麦种植的时候,必须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的灌溉和合理的施肥。首先,在冬天到来的时候,因为气候条件非常干旱,所以,必须要做好对小麦的水分提供。在这个过程中要对灌溉量有明确的控制和把握,保证灌溉量能够达到小麦生长的需求,如果灌溉的水量过大,就会出现田间积水的现象。另外,在第二年三月到四月时,要从小麦具体的生长情况出发,进行春灌,同时还要科学施肥,为小麦的进一步发育提供足够的养分。
小麦种植的中后期管理十分重要,此时要做好哪些工作呢?
小麦种植的中后期管理十分重要,此时要做好哪些工作呢?我们都知道,一般来说,扬花期是不喷施肥料和农药的,以免影响授粉受精,但是相信大家都听说说过,小麦赤霉病防治口诀:阴天见穗打,晴天见花打;下雨抢前打,雨后要补打;不低2次打,必须适期打。那麼扬花期能否打药喷肥?究竟听谁的呢? 实际上,防治赤霉病的最佳时间是齐穗期-扬花前期,但是如果有连阴雨,则在齐穗期,还没扬花时就抢雨前打药,因而扬花前期打药不容易有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麦子盛开的时间一般是在早上9-11点,在迫不得已打药的情形下,则可以在下午4点之后打药。 麦子产量有80%上下来源于盛开后,搞好后半期管理方法十分关键。管理方法主要是“四防”,即:预防疾病虫、防倒伏、防早衰、防干热风,实际上便是喷洒叶肥+农药+萘乙酸,一次喷药可做到预防疾病虫、增加麦子叶子作用期防早衰,防干热风、防倒伏,增粒体重增加的目的。 一、防病虫害1.防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可采用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55%苯甲.咪鲜胺啶虫脒、45%戊唑·咪鲜胺乳油、17%唑醚·氟环唑悬浮剂、40%丙硫唑·戊唑醇、25%丙环唑啶虫脒、30%戊唑醇悬浮剂、25%嘧菌酯悬浮剂等,都能够做到良好的效果。留意:吡唑醚菌酯不光用,一定要与戊唑醇、氟环唑、丙硫菌唑、氰烯菌酯等混配。 2.防穗蚜和小麦吸浆虫等虫害 可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5%啶虫脒、2.5%氯氟氰菊酯、高氯·噻虫嗪、2.5%联苯菊酯等。必须留意的是,不一样土地,不一样病虫害轻和重不一样,需依据田里实际情况开展防治。赤霉病和吸浆虫,见花打药效果非常的好,棉蚜则在出穗约70%时、扬花后注浆早期喷药防效最好是;一般提议麦子“一喷多防”在小麦出穗60-70%时喷药一次、在麦子扬花后注浆早期喷药一次,就能达理想化防效。 二、防倒伏、早衰、干热风1.防倒伏、早衰针对早期黄叶病,又没有应用控旺剂的麦子,不但非常容易倒伏,并且因为早期耗费过多营养物质,根茎弱,中后期非常容易脱肥早衰。不论是倒伏或是早衰,全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造成光合产物积累少,注浆不圆润,影响子粒产量。 提议1亩用200克能元库(99%磷酸二氢钾)+20mL液体硼+10mL0.01%芸苔素内酯,在出穗-扬花期、灌浆期,融合害虫防治一起喷洒;液体硼主要是推动授粉受精,提升商品率,推动光合产物的迁移,提升子粒的整齐度;磷酸二氢钾则主要是抗倒伏,防早衰,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推动光合产物的积累,提升麦子产量。假如叶子显著变黄,则提议再添加缩二脲成份<0.2%的尿素溶液,一起喷洒。 2.干热风干热风,就是指麦子生孕中后期遇旱灾持续高温并伴随风大,或是雨后骤晴伴持续高温,进而导致麦子不可以正常的生长发育完善的气候灾害,它能使麦子青枯、炸芒、逼熟。 防干热风效果最佳的便是高品质的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能够调节植物水分平衡,调节气孔保卫细胞的膨压控制气孔开闭来控制蒸腾失水,提高作物的抗旱性;磷酸二氢钾能够调节酶活性,在病菌侵染、害虫啃食、低温、干旱等外界环境的改变均会促使作物产生相应的生化适应反应,提高作物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