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学生关系:教授:能力不够,刷题来凑!大量布置作业,和老

关于中小学学习是否应该刷题的问题,一直都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不可否认,刷题很重要,但是刷题也容易掩盖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形成机械刷题,这是国家引导尽量避免的,新高考改革,增加题目的灵活性、开放性,就是为了避免让那些“刷题狂魔”,通过大量刷题,考出好成绩。

站在高中的角度,初中过度刷题的学生,高中就可能出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到了高中容易掉队;站在大学的角度,那些高中通过大量刷题考上大学的学生,也同样存在思维能力不足的情况。

既然刷题有很多弊端,为什么很多中小学老师还非常“迷信”刷题这种学习方式呢?对此一位大学教授直言:现在,很多中小学老师喜欢大量讲题,大量布置作业来刷,为啥?

我的解释就是:水平不够,题目来凑。就拿数学来说,概念、公式、定理和公式法则这些东西才是根本和精华,是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引导孩子们反复琢磨和深入思考的。而题目只是用来巩固和检验精华的,题目只是枝叶而已。

很多中小学老师不去研究精华,而是在枝叶上下功夫,让学生大量刷题,老师大量讲题,抓不住重点,分不清主次,学生不仅累,而且只能会一个题型,对于没有见过的题型,即使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知识已经学过了,也不能解答出来,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没有变通能力,更不要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怎么能适应未来的社会?

最后,他断定:凡是大量讲题,大量布置作业的,没有一个不是庸师,正所谓水平不够,题目来凑,用手脚的勤快代替了大脑的懒惰。

对于这位大学老师的“批判”,很多中小学老师是不服气的,也有的感觉被冤枉的。我个人认为这位大学老师的认识还是高屋建瓴的,看到了现在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的而又很难改变的问题。

一、大量布置作业,让学生刷题,确实和老师的水平有很大关系

毫无疑问,老师之间的水平差距,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这个无法否定,优秀的老师,善于从根源上寻找问题,从“道”上解决问题,而一般的老师,则会从“术”上解决问题,往往事倍功半,这就如同郭靖的师父江南七怪和马钰一样,江南七怪教了郭靖10年没有长进,而马钰用短短一段时间就让郭靖开窍了,原因何在?用马钰的说法就是“教而不得其道,学而不得其法”这就是“道”和“术”的区别。

数学的精华,在于课本上的公式、概念、定理,而不少老师不去讲清楚,也讲不清楚这些概念、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只是单纯让学生记下来,然后通过大量做题去加深理解,自然是“事倍功半”。

很多人认为理科,像数学,教的内容都是客观的,老师教的都差不多,殊不知,理科老师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同样一个问题,理解不一样,教法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

二、说大量让学生刷题的都是庸师,过分了

但是,如果说让学生大量刷题就是庸师,这种说法就过分了,任何学习,都会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的内容越难,这个过程就可能会越长、越困难。而实际上,优秀的老师也会让学生刷题,优秀的学生也会刷题,但是这都不是盲目的要求。

同样一个老师讲,即便老师的讲授水平非常高,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都一样,教学的效果都一样,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也许能很快悟透这些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从而可以举一反三,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而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就需要通过多做题来巩固,来检查,来弥补,这些思维一般的学生,至少可以通过做题把中等题目练熟悉,把基础知识夯实好,而且一般都需要多次练习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所以刷题必须的。

要出成绩,老师的水平、学生的水平,缺一不可,学校一般要求老师“跳下题海”,学生“跳上苦海”,对于题目都是要进行精选的,所以也不能对老师要求过于苛刻,把学生的问题都归结到老师身上,你说对吗?

今日话题:你觉着让学生刷题的老师,都是庸师吗?欢迎在留言区留言讨论。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文章末尾为各位家长分享一本好书,都别错过了!

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

想要让孩子学好数学,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数学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来,这就需要父母在辅导孩子数学题的过程中,陪孩子多读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玩一些数学游戏。

然而,攀登数学的高峰并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我也认为数学很枯燥,但一看到刘薰宇的数学书,感到很惊讶。你还能像这样学数学?”

杨振宁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能够认可的数学老师刘薰宇是不会错的。

刘薰宇又是谁?

刘薰宇与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相比,并不出名,因为他的精力主要在数学教学和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

刘薰宇一生写过很多数学方面的书,最有名的便是这三本:

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是《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级的娃,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同事把这书拿给孩子看,平时孩子也补习数学,有时候觉得上补习班有点枯燥。可孩子看这个书,却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还能把他在补习班学到的东西运用过来。

一看就看了个把小时还不觉得累!家长:实在是难得的好书!

对于刘薰宇先生编著的这套经典数学科普图书,家长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家长表示“这套丛书总体上有一种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感觉,语言特别有说服力”

可以说,熟读这套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就不用担心了。

这套经典数学丛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们蕴藏起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让学生们爱上学数学,许多家长表示《数学三书》是难得的好书,不可错过!点击下方链接就可以带回家啦~

上一篇:老师和学生事件:校长回应考生坠楼事件:老师无责任 看看律师怎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