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叼幼崽不会咬伤吗:有些动物习惯叼着自己的孩子走路,为什么

对于一些高等级的哺乳动物来说,幼崽从诞生之日起到具备独立自主的行为能力,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在这段时间里,就需要父亲和母亲百般呵护地进行照料,其中有一项“技能”就是通过用嘴叼住的方式来实现幼崽的转移,这一点在犬科和猫科动物中最为常见。犬科和猫科动物由于都是用四脚来走路,它们不像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那样,可以腾出双手来抱着幼崽,只能借助嘴部的力量来叼住,那么,这样做为什么不会咬伤幼崽呢?

幼崽被叼住的部位比较特殊

大家如果认真观察的话,会看到无论是猫狗,还是老虎、狮子,它们在叼住自己幼崽的时候,选择的部位都是头部以下的后颈处,一旦幼崽被叼住这个部位,无论是之前再怎么顽皮,再怎么反抗,就会突然变得安静、听话起来。很多人习惯抚摸自己的猫狗宠物时,在按压或者揉搓它们的后颈处的皮肉,宠物立马变乖就是这个道理。

有科学家专门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以猫为例,研究人员选择了30多只不同品种、不同年龄段的猫进行比对实验,结果发现,有2/3数量的猫,当它们的后颈处皮肤被夹住,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变乖”行为,表现出身体静止、脊柱拱起、尾巴夹起来等,而且性情一下子温顺起来,可以随意挪动而不怎么反抗。年龄越小的猫,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幼崽行为模式改变的原因

这种现象,其实早在古埃及时期就已经被人们所了解和掌握,从而为加快了人类对猫的驯化进程。后来,科学界将这种现象命名为“Clipnosis”,是集夹子(clip)和催眠( hypnosis)合而为一的一个混合词,从字面上理解,用夹子夹住猫的后颈部,那么就会起到类似催眠的效果。

实际上,猫被掐住后颈部位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改变,和催眠没有什么明显的关系,只不过形容的是变安静的结果,再后来,生物家们将这一现象又命名为“掐捏诱导行为抑制”,这种行为与有些动物受到威胁时所表现出来的“假死”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假死”学术上叫“强直性静止反应”,此时会表现出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瞳孔放大、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等特征,然而当猫被掐住后颈时所表现出来的静止,并没有上述反应,相反地,而是表现出呼吸和心跳都变缓、瞳孔没有变化,而且仍然具有较为灵敏的反应能力,一旦受到比较强烈的刺激,会有一定的几率中止静止状态。

科学家们判断,当成年动物叼住自己幼崽的后颈部位时,会诱发幼崽的一系列神经反应,从而使其表现为静止温顺的状态,而推动这一改变的内在原因,就是在长期的进化中动物本能的体现,说白了就是“适应”的结果。很多动物在生存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除了天敌侵袭之外,还有因自然灾害、地质灾难、极端气象事件等引发的潜在危险,一旦发生这些事件,幼崽在不具备自主行为能力或者能力较弱时,就需要成年动物来协助完成空间的转移,从而达到紧急避险的目的。

在此过程中,如果幼崽的反应非常强烈,比如大喊大叫、剧烈反抗等,那么成年动物在抑止幼体这些行为过程中的难度就会非常得大,有较大的几率使效率降低甚至转移失败,直接导致幼崽掉落或者招引来天敌等后果的产生,这样的话幼崽受伤、摔死或者被天敌捕食的可能性就会加大。而那些表现很好、安静温顺的幼崽,在转移中存活的几率就会提高,久而久之,这种习性就一代一代传递下去,新出生的幼崽天生就拥有了这项本能。

动物叼住幼崽,为何不会咬伤它们?

其实不光猫狗,像顶级捕猎者老虎、狮子、北极熊,小到老鼠、黄鼠狼,也都有这样的习性。这些动物普遍拥有比较尖锐的牙齿,那么为什么不会咬伤幼崽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这些动物在叼住自己的孩子时,对口腔肌肉和骨骼的控制,与自己进食时是完全不同的,它们能够区分出是在吃猎物还是在保护自己的孩子,因此力道拿捏的恰到好处,不至于咬伤自己的孩子,这也是长期进化赋予它们的一种本能。

二是叼的时候使用的是自己的门齿。上述动物一般都有非常尖锐的犬齿(老鼠类的除外),其长度也要比其它牙齿长,如果用犬齿咬则有较大的几率造成贯穿伤害。由于幼崽的体型较小,在叼住的时候使用的是相对较短、比较宽平的门齿,再用上下颌的配合施加一定的压力,则很轻松地将幼崽叼起而不至于伤害到它们。

三是幼崽脖颈处的皮肤比较松弛,与肌肉、骨骼的连接程度不是非常紧密,这样便于为脖子的自由转动提供充足的空间。当被叼起之后,脖颈处的皮肤在外力作用下会与颈椎“分离”,这样会为保护颈椎提供了更加安全和充分的缓冲条件。

综上所述,一些动物的幼崽被叼起实现转移的行为,是它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实现紧急避险所形成的本能反应,在此过程中,能够变得温顺和安静的幼崽,会有更高的几率生存下来,长此以往“用进废退”,动物脖颈处成为了它们的“温柔之穴”。而幼崽被叼起不会受伤,则是在成年动物对咬合力的控制、使用门齿以及脖颈处皮肤非常松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上一篇:老破小城区房最终结局:市中心的老破小,最后的结局会怎样?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